国金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丨政策周报第15期:不一样的“以旧换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金选·核心观点

近期,设备、汽车、住房等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持续落地。新一轮“以旧换新”有何新意?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一、设备更新: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中央财政提供直接投资、资本金、贴息等支持

央行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已落地,对贷款本金支持比例为60%。2022年4月、9月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对贷款本金支持比例分别为60%、100%,根据使用额度,两类再贷款分别拉动信贷5760亿元、1570亿元。当前,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若使用完毕,则至少拉动8300多亿元相关信贷。

中央财政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转移支付、专项补助等支持设备更新。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可能涉及设备更新支出的科目包括教育、基础研究等支出近900亿元;转移支付符合绿色环保、数字智能相关支出近940亿元;专项补助方面,近五年农机购置补贴约179亿元。上述资金可采用直接投资、做资本金、贴息等方式支持设备更新。

地方设备更新配套政策亦陆续推出。山东、浙江分别设定将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8%、30%以上,高于全国25%的目标增速;江苏省、北京市已经出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其中江苏对制造业相关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省级财政给1个百分点的贴息,第一批先贴300亿的规模。

二、汽车“以旧换新”:重点支持置换新能源乘用车,央、地财政共同补贴,力度或创近年新高

本轮汽车“以旧换新”由中央、地方财政共同支持,支持力度或创近年新高。2022-2023年的汽车“以旧换新”,主由地方财政出资补贴,对购车置换补贴力度在数千元至万元间不等,北京、上海等地补贴力度较大。与过往相比,本轮汽车“以旧换新”对全国符合政策标准的新能源和燃油车分别补贴10000元、7000元,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支出。根据地方财政实力,中央财政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比例分别为50%、60%、70%。

2009-2010年,全国层面也曾推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2010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由2009年的3000 -6000元/辆调增到5000-18000元/辆;彼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重点针对重型载货车、大型载客车和1.35升及以上排量的轿车报废更新,相比之下,本轮汽车“以旧换新”重点支持新能源乘用车和2L排量以下燃油乘用车。

若本轮“以旧换新”政策总补贴力度为500-900亿元,或可带动汽车销量增速增至10%-30%。近年乘用车置换率在30%左右,假设2024年置换率维持30%,则本轮“以旧换新”期间乘用车销量增长10%-30%对应总补贴为500-700亿元;假设政策推动2024年乘用车置换率增至40%,则期间乘用车销量增长10%-30%对应总补贴在600-900亿元。

三、住宅“以旧换新”:多地试点住宅“以旧换新”,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等或可提供资金支持

年初以来,地产投资持续低迷,稳地产政策尚待见效,房企融资持续低迷、住宅库存高企等或是稳地产“堵点”。2024年3月广义住宅库销比仍达24个月、处于62%的历史分位。在此背景下,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或意味着后续地产政策可能在“消化存量”、“优化增量”两方面齐加力。

当前,多地试点住房“以旧换新”,助力地产“去库存”。例如,郑州2024年计划完成二手住房“以旧换新”1万套,采取国有保障房运营公司收购和市场化交易两种方式;其中,通过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收购二手房用作保障房、人才房,计划全年完成5000套。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体系建设也可能是地产“以旧换新”、“去库存”的重要抓手。

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PSL、专项债等或可为住房“以旧换新”提供资金支持。住房“以旧换新”资金来源可能包含支持试点城市的住房租赁经营主体收购存量住房的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支持“三大工程”项目的PSL和投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专项债;同时,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中,城乡融合发展也可能对地产“以旧换新”形成支持。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