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珏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这个三倍社零的观点,是从药神评价爱尔抄过来的。爱尔的并购溢价比较高,而且其本身还有30+的pe。药神说社零下降以后,爱尔要向药店的估值看齐。一心堂现在表面看有17倍的TTMpe,但实际就在10左右。向下的空间不大了。反而是益丰估值还高高在上。如果决定苦熬药店赛道,未来一心堂应该是跌的最少,涨的最多的

热门回复

没有,都是口头建议患者外面去买,所以我说尽管很多地区没有所谓的电子处方流转中心,尽管很多地方还没开始drg付费,处方外流已经实质上发生了。随着这两个东西出台,处方外流会进一步加速的。
之前院内制剂不纳入医保,也不算在药占比里,所以每个医院都会鼓励多用院内制剂的,但这也是一时的,我有看到多地医保局把一些院内制剂纳入医保了,医院里大多数人还挺高兴的,毕竟原来开这些患者老吐槽不报销太贵了。但从我自身的认知里看,这就是阳谋,纳入医保后院内制剂势必会算进药占比里的,进一步压缩你开别的药的空间,等压缩到极点了,也就该压缩院内制剂本身了。这招真的厉害,医保局既得面子,又得里子。[吐血]

这个社零下降的判断标准,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我认为处方逐渐外流已成事实,高品质药品院内是在逐渐减少的,以降脂药阿托伐他汀为例,原研企业辉瑞的药院内是没有的,但根据米内网的数据,其在整个阿托伐他汀降脂药市场上,从2018年55.58%的市场份额,上升到2023年的71.30%。
药品的社零真的会下降吗?

而且门诊统筹政策,这东西也是阳谋,或者说是一种妥协,我理解的这个政策本身主要目的是冲着减少个人账户里的钱增加统筹账户里的钱去的,但你得有个由头,不然不能服众的。当这个政策实施了,短期看确实有很多患者回流医院,但说到底,医院的高质药是越来越少的,门诊能给你开的,只有4+7的药。施子海局长的布局,真的是草蛇灰线啊。只能说都是人精[哭泣]

集采药品零加成,又不赚钱。还是得靠中成药[狗头],北京这边大医院还有自研的中草药,嘎嘎赚钱。你是医院的啊,那你们系统有没有对接电子处方中心,能不能实现患者药店取药的全流程?

讲个个例吧,我们医院没啥好药了[哭泣],只有4+7的品种,很多人不要的,我们医生也不愿意开。现阶段一致性评价下的仿药,说实话疗效还是跟不上原研药。在药品的购买上,疗效的权重占比比价格的权重占比要大。

搞不清楚[裂开]

这个思路其实挺对的。如果益丰前几年并购的药店给了23pe,现在10pe就能买了,这些怎么折价?内生增长没有了,并购的也要折价,就需要慢慢去消化了。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