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受伤?如果中概股被迫退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昆仑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并从此掀开了中概股回港潮的大幕。随着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概股的回归步伐预期将进一步加快。6月11日,已在美国上市20年的网易正式回归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股票代码9999。紧跟网易的是京东。6月8日,京东发布公告称,6月18日将正式在港交所交易,股票代码9618。

目前,《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尚未在众议院投票。如果该法案最终通过成为法律,并导致大批中概股被迫退市,那么哪一方最受伤呢?华尔街,美国投资者,中国政府,还是被迫退市的中概股公司?

【华尔街】或将阻止法案获得通过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杰西·弗莱德教授认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会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他预计华尔街会出面阻止。

他说,“华尔街一定会游说众议院,阻止该法案获得通过。华尔街大公司通过中概股上市赚了大钱,他们可能会向众议院施压,设法阻止就这项法案进行投票。鉴于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一旦进入到投票环节,若是再想反对这项法案恐怕将会非常困难。”近几个月来,中美双边关系不断恶化,战火已经从贸易战,延烧至多个领域。

如果华尔街阻击失败,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特朗普怎么做也将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大肆抨击中国的特朗普来说,否决这项法案说不过去。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特朗普又极其希望维护美国交易所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他绝不希望看到一大批知名企业跑到香港、伦敦或中国大陆的交易所上市。该法案刺激下的这一轮中概股回港上市潮,已使港交所股价直接受益。中概股回港IPO将带来丰厚的上市费用, 同时这些优质中概股公司也将吸引更多中国和全球投资者到香港投资。

康奈尔大学的卡洛里教授说,许多美国人想当然地认为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就是全世界,孰不知如果失去了阿里百度京东这样的全球知名品牌,两家交易所的地位无疑会受到打击。

【美国投资者】中概股退市不是对他们的保护

弗莱德认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仅将损害华尔街的利益,对于美国投资者也不是一件好事。该法案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美国投资者,但是在他看来,这部法案非但起不到保护美国投资者的作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这部法案最终签署成为法律,大批中概股公司“很有可能”将在三年后退出美国市场。弗莱德教授认为,“中国基本上不可能同意美国方面对中国境内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审核”,结果就会导致这些中概股公司的股价下跌。接下来,这些公司可能会以极低的价格实现私有化,这最终可能将损害美国投资者的利益。

美国财经专栏作家马克·赫尔伯特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所有在美上市公司都应遵守统一的财务披露和审计标准。但是他同时也指出,比起给中国政府或中概股公司造成的伤害,退市给美国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美国投资者投资中概股将会变得更难,成本也会更高。

【中概股】退市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如果成为法律,确实将导致中概股受到冲击,一批国资背景的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可能受冲击更严重(如下表)。但是,退市并不意味着中概股的世界末日。对于在美国退市的中概股公司来说,它们完全可以再到香港、中国大陆或其他什么地方继续挂牌上市。

对于退市将对中概股的股价造成哪些影响?康奈尔大学管理学教授安德鲁·卡洛里认为,很难基于一家公司是否退市来预测其股价可能受到的冲击。卡洛里教授过去数十年一直关注外国公司在美上市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公司退市的原因也有深入研究。

卡洛里教授认为,当一家公司被迫退市时,其股票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该公司是否有其他融资渠道,现有的财务报告是否准确透明,还有就是公司有什么样的政策保护股东权益。对于很多公司而言,退市可能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本就是全球品牌,无论在哪里上市,融资对它们来说并不成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如果被迫退市,中概股并不会很受伤的原因。

即使有些外国公司融资渠道匮乏,公司治理差,财务报告欠佳,也很难预测退市对其股价造成的影响。这是因为,市场存在大量的维权者和卖空者,发现公司欺诈并从中获利是他们赚钱的主要手。

针对《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影响,行业人士也没有那么悲观。华盛顿政治分析师艾德·米尔斯认为,即便有中国公司最后被摘牌,可能也要等到法案颁布数年之后。Global CIO Office的加里·德甘认为,中资巨头是安全的。他不认为,美国方面会把事态升级到让中国大型企业赴美上市都面临风险的地步。投行Chanson & Co.董事Shen Meng则认为,短期来看,这可能挫伤中国ADR的人气,但他并不过于担心。美国要证明某些中国公司受到政府的影响是很困难的,而中国公司,尤其是科技行业的公司也不会轻易放弃美国市场,那里的规则更简单,也更灵活。

【中国】希望打造世界级的交易所

针对这一法案,中国证监会此前表态称, “该法案对双方利益都会造成损害,不仅会阻碍外国企业赴美上市,更将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及其国际地位。优质上市企业是各国资本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相信国际投资者会根据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中概股退市并回归香港或中国大陆,对于中国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一直以来,中国企业是冲着美国交易所的名气而赴美上市的。如果在美国被摘牌,那么回归是自然的结果。哈佛大学教授弗莱德认为,中国希望打造自己的世界级交易所,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优质企业如果能够回归,那是再好不过的。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吸引最好的中概股公司回归。中国版的纳斯达克——科创板已在去年正式开市。香港也一直在寻求提高其作为上市目的地的吸引力,并修改上市规则,鼓励中概股公司回港二次上市。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最终能否成为法律也存在很多变数。市场都期待,中美之间多一些合作,少一些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