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投资的书,让我明白……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关于投资这件事,有句话说的好:市场上90%的人在给10%的人送钱。确实是这样!拥有高认知的投资者在挣低认知投资者的钱!

一、到底是技术派还是价值派?

整个市场上各类型的投资者比比皆是。有做量化的机构,有做专业领域的私募,有天天换股的炒家,有被赶来赶去的小散……

纠结技术派还是价值派在我看来没什么太大意义,孰优孰劣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谁能赚钱谁是英雄!

我们听到、看到的各种市场“传奇”其成功都有无法复制的投资体系。这个体系可能是纯粹的技术分析,也可能是纯粹的价值分析,也可能是二者兼有。其中所包含的要素以及影响的变量只有使用者个人能够明确其中的要义,进而进行合理地运用。一个成功的体系必然会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道”的层面,这是设计体系者的底层逻辑;另一个是“术”,这是具体操作方法。其他人可以学习和模仿“术”,而“道”这一层面却无法模仿。“术”与“道”不匹配,其结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道”不可被模仿?复杂的内容不谈,仅仅性格这一项因素对交易的影响就足以说明——“道”因人而异。

二、价投是不是就是死拿?

部分投资者对价投的概念是“死拿”,持股时间越长越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说,你投资的是“价值”,进一步讲是什么价值?是企业成长的价值,还是市场错误定价的价值?这两种价值都是价值投资。如果我们投资的是企业成长的价值,那日常股价的波动无法影响我们的决策,甚至只跟踪关键逻辑和关键动态,看看企业一个观察区间内成长了没,成长了多少即可。

如果我们投资的是市场错误定价的价值,那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企业在市场的定价应该是什么范围,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买入和卖出的价格区间。到了某个价位执行相应的决策。

至于具体是做波段,还是切换其他股,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只要方向和体系正确,操作层面的事情只是锦上添花的问题,并不会影响本质。

三、做好投资需要做好这一件事

看过许多投资的书籍,发现最终投资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重视风险。换句话说,操作上一定要买的低。“低”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多少算低,要看基本面情况以及个人的分析能力。

买的低一方面可以在涨的时候收益更丰厚,比如9块钱买入,18元翻倍,而6块钱买入的投资者,则翻了三倍,仅仅是因为他人买的价格比我们低30%。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即使遇到不可测事件,我们也不会损失太多,可以尽可能地控制风险。入市最重要的是保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买在高位,遇到市场极端情绪或者黑天鹅事件,不加杠杆本金亏损巨大,加杠杆甚至已经爆仓,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要想在股市赚到钱,首先要“恐高”。千万不能看到疯长果断高位追进去,结果大概率就是奥迪进去,自行车出来。除非你有非常严格的交易纪律,而且你能完全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我个人会将买的“低”作为投资体系中的一部分,以求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