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估值的一些理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最近看书接触了许多有关估值的内容。前几篇文章也写到了关于指标、关于分析企业价值,其实目的就是为了估值。但估值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在学习了这一系列内容后,我发现估值还是一门艺术。

这门艺术是简单还是复杂?取决于你自己。

对投资有深入理解的人,会认为估值是简单的。由于对公司思考的极度深入,以至于投资大佬们可以用最简洁的逻辑来判定企业当时估值的高低;而普通投资者会更多地纠结于指标的高低、什么价格是准确的底部,想要靠计算来得出企业的极值。

之前我也以为估值是可以计算的,起码我可以通过许多财务指标来计算一个价格区间。但是分析企业的时候我发现,不停地计算指标会让我陷入纠结于计算结果的漩涡中,而忽视了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真正因素。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你计算的结果仅仅是一个可以安慰你自己的假象,事实很可能向你想象的反方向运行。

那么什么才是估值的本质?有成就的投资者们都会告诉你,估值的本质就是深入理解企业的生意。大道至简啊,只有你深入理解了企业的这门生意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会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比如我最近观察的苏博特,虽然我目前的水平离给企业定性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也通过资料的阅读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苏博特其实我从19年底就开始关注,当时是从一份券商研报中看到了这支个股,当时股价只有13元左右,券商对目标价的估计在26元。事实上,从2019年11月28日到2020年8月28日,苏博特区间涨幅在148%。如果做趋势的话也是一波不错的收益了。即使2020年夏天牛市过了之后经历了一番调整,目前股价相对于19年底来说,也是翻了近一倍。

当时吸引我的不是券商的目标价,虽然当时是小白,他吸引我的是管理层的技术背景。混凝土减水剂行业有很强的技术性,而公司董事长,也是大股东缪昌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又是东南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背景深厚,对于行业的理解也一定很独到。当时是出于这个原因而对这个公司产生兴趣。这种从学术顶尖再到商界的人物,往往有着远大的目标,一般不会简单靠上市捞一笔钱就退休。

减水剂这门生意与建筑行业有极强的相关性,而建筑行业又与国家政策以及政府投资有关,按道理应该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不排除企业可以借着行业发展红利期的东风积极占领市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当前,我国十四五规划依然要重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而这些都会应用到减水剂,而且目前我国减水剂的使用比例还不高,依然有发展空间,市场集中程度低,龙头公司有市场份额提升的预期。从行业来看有一定的想象力。具体对苏博特的理解,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说。

再说回来估值,投资者也包括我一度有这样的困惑,没有方法来理解企业的生意模式,吴伯庸老师一语道破——你就是不上心。有一个方法:假设这家公司是你家的,你就会设身处地地思考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相信你对企业的看法一定会有质的提升。

对于指标,拍子老师在书里说道:“不同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决定选取什么样的指标组合并且妥当地分配这些指标在决策中的权重。”喜欢指标没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些指标。就像上一篇说的PB和PE应如何搭配。

估值这件事的魅力就在于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市场大多数人的一致性看法不一定是对的,价值投资者就是提前发现价值,买入价值,伴随着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实现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