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竞相布局 “低空经济生态圈”持续扩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报记者 李乔宇

日前,中国电信在“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期间宣布,中国电信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了“低空领航者”行动计划。这是中国电信自今年2月份注册成立中电信无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无人科技公司”)后,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截至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在低空经济领域均已有所布局。今年6月份,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中国联通也在近期表示将不断探索通感一体、天地一体等创新技术方案,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构建空间立体无缝覆盖贡献智慧。

“低空经济要发展起来,基础设施要先行。”华泰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王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信运营商作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者,主要责任就是通过5G-Advanced来解决低空通信和飞行路段监控的问题,从而实现通感一体化。业内预期低空经济产业总规模达万亿元,三大运营商涉及其中的低空通信基础设施、智能终端、云平台等多个环节,低空经济有望为三大运营商产业数字化业务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

打造共赢“生态圈”

谈及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阶段,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单海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低空经济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设立产业联盟意在协调产业链各方力量,共同培育产业生态,推动低空经济加速产业化落地,打造合作、创新、共赢的低空生态圈。

在“中国电信低空经济合作发展大会”期间,中国电信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发起成立了业内首个低空智联实验室,强化技术联合攻关。按照计划,该产业联盟还将在2024年聚焦智联网基础设施、低空监管与服务平台、低空感知网等技术规范制定,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标准化保障。

在王兴看来,低空经济产业想要振翅高飞,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缺乏顶层设计和行业标准的问题,通信运营商发起产业联盟,能够起到链接行业上下游的作用,有助于行业标准的打造。

“拆解低空经济产业,该产业主要涉及飞行器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在飞行器方面,对比新能源汽车,飞行器本身的信息化水平仍相对较低;基础设施亦有待持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的机场等设施,还包括ICT基础设施,如通信、监视、导航和空管等。”王兴表示,运营商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能够提供通信网络和感知网络,为飞行器提供通信终端和导航定位服务。同时,还能够提供运行于通信感知网络之上的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能力。

目前来看,无论是在飞行器本身还是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信运营商都已有部署。

中国电信为例,单海峰表示,中国电信在飞行器本身方面,依托5GA、卫星、互联网、天翼云等云网融合优势,深度定制智能方舱5G机载机器机载等网联终端,“中国电信今年年初注册成立中电信无人科技公司的一个初衷,就是为低空科技应用产品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通感一体化方面,中国电信积极打造广域网络覆盖、超大通信带宽、天地一体的低空超宽带智联网;构建一张高精度、高智能、集约高效的低空感知网。在云平台方面,中国电信也在打造星云低空飞行服务和星巡低空服务监管平台。

场景持续增多

随着通信运营商持续深入产业化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场景化扩容的趋势逐步显现。

日前,中国移动在2024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期间举办“低空经济与5G-A行业应用分论坛”。活动现场,中国移动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覆盖机场安防、飞行监管、应急通信、物流配送、医疗急救、空中交通、农林植保、消防救援、巡查巡检、旅游观光等多个领域。

中国联通与南京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核心区浦口区,在5G低空智联网建设和应用中展开的全新探索,使试验区具备目标轨迹跟踪、黑飞入侵检测、电子围栏告警等关键能力。

王兴认为,从长远来看,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有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当下来看,低空经济产业的应用场景更集中于电力巡检、观光旅游、物流配送等领域。未来通信运营商将如何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以及建立“生态圈”等形式,为低空经济开拓应用场景值得进一步观察。

“通信运营商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提供者,将在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王兴表示,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与此前的5G相比,低空经济所需要的建设成本相对更少,有望成为利润率更高的一项新兴业务;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运营商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愈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