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向“新”力 科创50ETF、科创100ETF持续扩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讯 (记者田鹏)科创板开板5周年以来,始终站稳中国资本市场创新高地的重要地位,是承载和推动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平台,吸引了大量“硬科技”企业。科创ETF已成为投资者投资科创板的重要渠道,其中科创50ETF科创100ETF自成立以来市场反响持续向好,产品规模持续扩容,目前产品总体规模1500亿元。

今年以来,多只科创50增强ETF科创100联接ETF陆续成立,科创100增强ETF正在发行,持续吸引资金流入“硬科技”企业,精准有力支持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重点战略。

近期,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调样实施,市值代表性和样本研发水平增强,“硬科技”属性进一步强化,良好表征科创板大中市值证券表现。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总市值分别占科创板整体比重分别达到45.7%、27.1%,合并总市值覆盖率已达到72.8%,充分表征科创板大中市值证券表现。

集聚新质生产力发展龙头

科创50ETF是全市场首发科创板宽基ETF。自2020年首批科创50ETF成立以来,科创50ETF数量和产品规模持续扩容,目前已有8只科创50ETF及3只增强ETF在上交所上市,体量超1300亿元,成为境内规模排名第二的宽基ETF品种,龙头效应显著。

科创50指数成份股市值主要分布在1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4只成份股市值超千亿元,充分体现科创50指数对科创板龙头企业的表征性。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50指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主,权重分别为64.0%、11.7%、9.5%,“硬科技”特征显著。

近年来科创50指数成份股业绩持续领先,2023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63%,达6569亿元,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占比近47%。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净资产收益率均值达到7.68%。

同时指数成份股保持较高研发强度,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龙头企业的发展潜力。2024年一季报显示,科创50指数成份股企业平均研发费用2.2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9%,领先其他主流宽基指数。

聚焦新质生产力增长引擎

科创板四周年之际,上交所推出第二条科创板宽基指数——科创100指数,同年两批共8只科创100ETF产品在上交所上市,截至目前产品总体规模达175亿元。当前,首批科创100增强策略ETF正在发行。

科创100指数在行业分布上与科创50指数形成较好互补,成份股市值主要分布在50亿元到300亿元之间,成份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质生产力增长引擎,行业布局更为均衡,研发投入强度较高,成长特征鲜明。

科创100指数成份股体现了“硬科技”企业“研发—业绩”的良性循环。成份股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合计高达470亿元,占2023年营业收入比例均值为15.34%,研发强度显著高于A股其他板块,为未来业绩长期高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截至2023年底,科创100指数成份股过去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4%。营收预测上,科创100指数成份股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达18.65%,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398.41%,高于其他宽基指数,充分展现科创100指数鲜明的成长风格,配置价值凸显。

随着未来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全面深入铺开,科创板上市公司将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动能。科创500ETF和科创100ETF定位于反映科创板市场证券整体表现,作为推动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的重要指数化投资工具,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