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8家上市蓉企或将受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蒙婷婷 舒娅疆

6月19日下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就《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细则进行重点解读。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蒙婷婷/摄)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和企业代表均表示,今年以来,成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系统性强、内容丰富,对促进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快速且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作为产业内的上市企业,也将抓住人工智能的政策东风,精耕所在细分领域,实现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1700亿元

2024年1月,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七部门发布《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促进人工智能算法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能级提升、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三大方面,提出10项具体支持政策。同年5月,《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印发,明确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创新活跃、能级领先、应用广泛、要素集聚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近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正式发布《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其中的支持政策包括“首版次”软件产品最高可获250万元资金补贴、研制全栈国产化的通用大模型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等。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机关党委书记丁琴在会上表示:“在未来,成都将以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为路径,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为抓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围绕人工智能全要素提升、全场景应用,扎实推进‘六大行动’,今年再造一个千亿元产业,三年规模再翻一番,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四川(西部)研究院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成都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更加注重‘锻长板、补短板’,对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支持的系统性较强,比如涉及算力、平台、企业和要素建设等方面,对促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自2021年以来,成都已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目前已基本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在规模上,2023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8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拥有人工智能企业近900家,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拥有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创新团队。同时,成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储备、技术研发、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

18家上市蓉企或将受益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A股“人工智能”概念的上市蓉企有18家,不少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深耕多年,随着上述实施细则的正式实施,将对人工智能领域蓉企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多年来中科信息持续运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优势,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政府及行业客户提供关键技术、平台系统和运维服务,积极拓展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相关业务的应用落地和推广实施。

中科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正是当下的‘牛鼻子’工程。公司将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持续有力支持及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增长。”

作为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运达科技业务面向机车车辆、牵引供电、货运物流三大核心场景,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丰富,运用了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提升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运达科技董事会秘书戢荔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智慧培训解决方案、车辆智能运维、智慧车辆段解决方案等业务领域,均结合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已与各主机厂、地铁公司、铁路局、研究所、高校等国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智能化产能研发创造基础。”

而作为智慧民生服务商的久远银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多年,公司紧跟智能化变革趋势,打造了银海“闻语大模型”与多款AI+行业应用,已形成临床辅助决策、智能医嘱管理、智慧劳动仲裁、智慧社会治理、智慧市场监管等领域的AI产品。

久远银海董事会秘书杨成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具备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优势、行业数据优势,并且已形成了部分特色主题小模型。在医疗保障领域,公司研发的20余个医保行业算法模型已在天津、四川、云南、贵州、山西、陕西等省市落地试点应用。“未来,在业务专家与AI技术团队更紧密的配合下,公司将在政务和医疗领域做好做实,继续探索更多的业务应用场景,同时根据研发资源情况和业务需求情况引入多模态大模型,使AI更好地服务民生。”

运达科技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 公司供图)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