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启用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实现“中国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金婉霞

6月12日,由复星医药与直观医疗共同投资的手术机器人企业——直观复星正式启用了其总部产业基地。《证券日报》记者从复星医药获悉,该基地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是直观医疗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培训一体化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机器人“网红”产品——腔镜手术机器人“达芬奇”(以下简称“达芬奇”)也将在这里实现国产制造。从行业层面来看,这也为提高达芬奇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奠定了产能基础,并有望发挥链主作用,带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

据了解,手术机器人因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感染风险低和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被誉为下一代外科手术的新方式,已是医疗装备产业中最热门的细分赛道之一。“达芬奇”则是手术机器人中的网红产品。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达芬奇”的初代产品于2000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截至目前,是全球商业化最为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之一。另据直观医疗2024年一季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全球总安装量已达8887台。

虽然进口版的“达芬奇”已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但总体装机量远不及海外市场。上述行业人士称,“达芬奇”实现国产化后,有望提高市场渗透率,因此相关进程一直备受关注。

复星医药是“达芬奇”国产化的推动者。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早期,复星医药通过代理销售的模式将“达芬奇”引入中国市场,随着公司对于手术机器人的认知加深以及对中国市场的看好,2017年,复星医药与直观医疗合资成立了直观复星,以此推进“达芬奇”的国产化。

直观复星CEO潘小峰表示,2023年10月份,国产“达芬奇”在国内获批上市,价格也有了明显降幅。此次,总部产业基地启用后,“达芬奇”将进行本地化生产,并逐渐将零部件进行国产化,以进一步控制成本。本地化生产后,“达芬奇”的可及性将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市占率。

记者了解到,我国对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医用设备实行严格的配置管理,医院需持有配置证才能配置这些设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期间,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拟共导入559台。

“这较‘十三五’期间所规划配置的数量(197台)有了大幅提高。”潘小峰表示,目前,直观复星仍在梳理供应链,对于“达芬奇”的产能也尚在爬坡。预计产能将满足市场需求。

除“达芬奇”系列产品外,该总部产业基地也已开始生产其他品类的手术机器人。记者在现场看到了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以下简称“Ion”)的国产化生产线。资料显示,该手术机器人已于2024年3月份获批在国内上市。

在生产车间内,身着洁净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生产作业,为了保证内部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零部件与外界的传递需要走特设的通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处正在生产Ion的三种耗材:柔性活检针、旋转接头和视觉转换器接头,并已向全球供应,由我们生产的这三种部件可供应全球市场70%的需求。”

吴以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能够把握好中国产业链优势,拓展多种手术机器人并把手术机器人的成本降下来,使之具备全球竞争力,最终成为全球手术机器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直观复星还要再拓展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孵化。”

全部讨论

06-14 08:04

“总的来说,现阶段的话,首先保证生产的稳定,把成本、供应链先理顺,将成本竞争优势建立起来,满足中国市场,然后接下来开始全球市场的供应。”吴以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