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据资产“入表”是大势所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田鹏

围绕数据资源、数据要素持续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文件,进一步筑牢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进而不断明晰数据资产“入表”前景

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数据资产2024年开始被正式纳入会计处理范畴。依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的数据资源自2024年1月1日起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

由此,2024年一季报成为了观察数据资产“入表”成果的第一个窗口期。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2家A股上市公司在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了“数据资源”情况,涉及金额总计达7.61亿元。

然而,正当业界欣喜之际,前述22家企业中,有4家公司先后披露更正公告,将原先记录在“存货”项下的“数据资源”调出,从而导致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规模降至1.04亿元。一时之间,市场对于数据资产“入表”前景流露出些许担忧。

在笔者看来,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推进数据资产“入表”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首先,我国数字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然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尤其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驱动效用。因此,数据资产“入表”将是企业更好利用数据生产要素赋能业务发展、打开增量空间的重要一步。

其次,顶层设计正不断完善优化。从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开始,到去年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再到今年1月份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以及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围绕数据资源、数据要素持续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文件,进一步筑牢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进而不断明晰数据资产“入表”前景。

与此同时,为配合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市场各方也在加强实践探索,如会计师事务所在数据资产“入表”过程中,积极充当技术性、战略性、咨询性角色,协助企业准确、清晰地将数据资源价值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同时,还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及合规性监督的服务;再如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资产形成的推动者,积极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培训,加速相关规定普及。

对于首批数据资产“入表”成绩单以4家公司更正收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关企业对《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入表”的基础原则理解不到位,这并不能代表数据资产“入表”难以操作或落地。相信随着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市场各方积极努力探索,“入表”进程将不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