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资源与数字安全分论坛共话数据赋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贺王娟

5月24日下午,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资源与数字安全分论坛在福州举行。该论坛以“供需协同场景驱动数据赋能”为主题,充分探讨如何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会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数据科技和数据应用企业分享数据开发利用典型案例,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践。

据悉此次论坛由国家数据局、中关村实验室主办,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政府、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近300位各界代表参会。

本次论坛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艳发布了《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报告显示,我国数据资源“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数据“供-流-用”各环节主体逐渐丰富,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亟需释放,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摸清了我国数据资源产存算流用的底数,为相关政策制定、试点示范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促进数据价值挖掘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认为,AI2.0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垂直领域的数据会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并带来新的生产力突破。如果模型生产出来之后,又能够利用好这些数据对外服务,再次数据资产化,就能形成一个不断迭代的数据飞轮。商汤希望依托福州新区智算平台,推动闽港合作及各地的生态协同,共同打造以应用为驱动,以数据资产为要素的核心人工智能生态圈,繁荣AI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数字中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高质量数据成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数据规模越来越大,流通越来越频繁,安全成了数据资源发展的大前提,要以发展为最终目标,构建数据安全合规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基础设施安全、数据流转全过程安全、数据要素化全过程合规、数据安全防护有实效,让数据资源释放最大价值。

本次论坛还开展了三场高峰对话,对话环节参会嘉宾普遍认为,相关政府部门不仅要提供数据资源,也要提供基础制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提供统一标准,搭建更好的生态环境,便于各行业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同时,供需方需要协同,“双向奔赴”,技术专家、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建设,充分发挥好每个场景的行业特点,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

(编辑 张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