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深市制造业 机械设备公司市场前景稳中向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田鹏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与地方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机械产品市场需求将持续改善,行业运行将进一步稳定向好。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在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机械产品中,56%的产品前4个月的累计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细究机械设备行业稳中向好的原因,宏观政策有力推动自然不言而喻,同时也离不开相关企业纷纷借力数字赋能,持续打造发展新引擎。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下称“深市”)上市公司为例,杭氧股份杰瑞股份美亚光电中联重科等机械设备公司在解码企业发展路径图时,纷纷表达了对数字赋能企业发展的重视。

借数字赋能乘势而上

2023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也掀起一场推动设备更新的热潮:山东开展更新改造,力争工业技改投入900亿元;四川每年拿出30亿元支持设备升级、“智改数转”、绿色低碳等项目;浙江明确对农机报废更新予以补助……

受益于宏观有利环境的推动,机械设备上市公司乘势而上,纷纷瞄准数字化转型,借力数字赋能打造业务增长新引擎。

例如,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新兴数字技术赋能,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持续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速端对端、全球化的数字支撑体系建设,高效推进海外业务端对端平台、智能制造数字化平台、极致降本数字化平台、农机数字化平台等系统建设,加速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制造模式、商业模式进行突破创新,以数据支撑业务拓展和管理运营。

同样的,杭氧股份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据悉,2023年,杭氧股份着眼于优化流程体系和治理架构,推动管理提升,旨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启动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项目化管理和智能制造,实施“数据基础保障”“气体运营可视化平台”“能源信息管控平台”“气体智能工厂”等项目。

上述杭氧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持续完善优化信息化管理,SAP-ERP等系统和信息化平台深入应用,有效提升管控效率,进而充分发挥公司能力、经验和优势,拓宽公司技术服务业务。”

积蓄实力扬帆海外

如果说数字化转型给予了相关企业发展新动力,那么积极开展海外布局则赋予了相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新天地。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不少深市机械设备相关公司正凭借着数字赋能积累的新动力,不断加速海外布局进程。

例如,杰瑞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持续推动各业务板块在海外市场的协同配合,聚焦全球战略客户并在各板块均取得新的突破,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以2023年为例,杰瑞股份北美市场在研、产、供、销、服全产业链职能布局上初具规模,本地化团队建设健康发展。同时,公司成功实现第二套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销售及交付,推动多个油服客户试用电驱压裂设备并获得客户认可,成功与战略客户签订在北美市场首套电驱压裂成套设备订单。

再比如,中联重科在深化推进海外生产基地拓展升级方面同样成绩亮眼。据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加速与德国摩泰克的技术融合,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同时,加速与德国威尔伯特的技术融合及转型,强化相关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布局。此外,加强与全球领先的农机制造商拉贝在农机和工起等板块的协同。

在市场人士看来,目前,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小企业也在通过差异化竞争、专业化服务等方式不断突破,寻求市场份额的扩张。同时,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细化举措逐步落地,重点领域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前景稳中向好的基础。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