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暗面获资本加码 互联网巨头投资AI大战升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袁传玺

5月24日,阿里巴巴在财报中披露,公司在2024财年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AI)投资合计共约8亿美元(约59亿元人民币),购入约36%股权,是一笔优先股投资。

据了解,阿里这笔投资于今年2月份完成,此轮融资月之暗面获得了10亿美元,刷新了国内AI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参与融资的包括阿里、小红书等互联网企业,以及红杉中国、砺思资本等投资机构。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阿里自身的AI大模型已较为强大,但因为国内“百模大战”不断升级,谁也无法保证自身将成为最终获胜者,所以投资月之暗面这类初创企业就是为了保持未来在大模型产业中的地位。而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有较强的长文本处理和数据搜索能力,很受用户青睐,所以阿里或看好其发展前景。

月之暗面获两大厂商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在获得阿里的巨额投资后,有消息称,月之暗面近日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新的投资者包括腾讯和高榕创投等。

如果新一轮融资完成,这意味着月之暗面将获得了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的支持,以及众多知名风投机构的加入,背后资方实力雄厚。

“这些初创公司发展AI都要算力,而阿里和腾讯这类互联网大厂的投资不仅能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还能提供算力的支持和云平台的服务。”盘和林表示,资金是支持,算力是生意,以参股带动算力、算法生意,是阿里和腾讯这些大厂参股的目的。

据了解,月之暗面能在众多大模型初创企业中得到两大互联网巨头以及多家资本的青睐,得益于其产品强大的长文本处理能力,在2023年10月份推出其Kimi聊天机器人的第一个版本时,能够在单次提示中处理多达20万字。

今年3月份,月之暗面又推出了升级版Kimi,可以处理200万字超长无损上下文。据AI产品榜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Kimi智能助手网页版访问量达到2004万,较上月上涨60.2%,访问量已经超过文心一言,排在国内同类产品的第一位。

而就在近日,Kimi尝试新的商业化模式,推出了多个不同价格的“打赏方案”,最低价为5.2元/4天,最高价为399元/365天。

对于此次尝试,月之暗面回应称,有用户想了解一些付费方案,能够在服务高峰期也能稳定使用产品,因此开始小范围灰度测试打赏方案,打赏后可在高峰期获得优先使用权,给予用户更多选择。

多家互联网头部厂商持续投资AI

事实上,随着AI大模型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大模型数量也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共推出了约305个大模型,共有约140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占305个大模型的45.9%左右。

而在国内“百模大战”的背景下,哪些企业可以脱颖而出,无人能给出答案。所以头部厂商纷纷开始布局有潜力的初创企业,以扩大自身的业务生态。

其中,阿里在这波AI浪潮中已投资不少企业,自2023年8月份开始,阿里相继投资了智谱AI,零一万物,百川智能,今年又重金领投了月之暗面和MiniMax的新一轮融资,几乎实现了对头部项目的全覆盖。而腾讯则与阿里投资的AI企业高度重合,包括MiniMax、智谱AI、百川智能、深言科技和无问芯穹等。

百度则围绕其生态大力投资AI产业,在AI应用方面,百度参投了必优科技、Genie Al、Morph Studio和西湖心辰等;在AI基础设施上,百度参投中科加禾、亘存科技和无问苍穹等;底层大模型方面,百度参投了生数科技。

对于AI领域的坚决投资,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发布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中给出三大理由,一是作为技术探路者的阿里巴巴,希望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前景,并将为突破机器智能的极限持续投资;二是作为云计算提供者的阿里巴巴,希望承接大模型爆发带来的算力需求,为云计算带来直接的积极增长;三是作为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阿里巴巴,希望这些场景和应用能通过AI实现锐变。

“目前的AI大模型产业类似20年前的搜索引擎,产业竞争的最后可能仅剩几家头部企。”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而各大互联网厂商对多家初创企业投资,则是看重其有一定差异化的产品和能力,通过分散投资得以寻找潜在的成功机会。

“未来十年,没有哪个行业能免于AI带来的颠覆。”阿里巴巴的致股东信中写道,AI作为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驱动力,将带来巨大机遇。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表示,多模态或多模态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基础模型开发方向,这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一个必要方向,百度也已经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并且会在未来继续进行投资。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