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来获得近80亿元担保贷款 万科加快新融资模式探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李昱丞

在融资从“总对总”转成项目制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正加快对新融资模式的探索。

5月21日,万科披露,公司作为借款人向中国银行申请银行贷款12亿元,已提款12亿元,资金用于常州项目的开发建设。万科控股子公司常州旭程以持有的常州圣鑫100%股权为借款提供相应质押担保。

据统计,进入5月份以来,20天内万科已经获得近80亿元担保贷款。

对此,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万科在5月份获得约80亿元担保贷款,可以有效缓解其资金压力,为万科提供更多的运营和发展空间,有助于公司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接连获得担保贷款

万科近期频繁通过担保方式获得银行借款。

5月14日,万科一口气公布三项担保事项,公司分别向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申请贷款6.9亿元、22亿元,期限均为3年,由项目公司股权提供质押担保;另外,万科向北京银行申请银行贷款5.01亿元,万科作为主债务人、四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作为共同债务人向北京银行申请银行贷款19.63亿元,合计24.64亿元,期限均为10年,由万科子公司房地产项目提供抵押担保。

5月11日,万科宣布向邮储银行申请银行贷款13亿元,由控股子公司以持有的项目土地为贷款提供相应抵押担保。

据统计,截至5月20日,万科在5月份已经通过银行获得78.54亿元担保贷款。

“大规模的融资增加了万科的现金流,有助于保障现有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新项目的启动。”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外担保的增加也意味着公司需要在保持业务发展动力的同时,加强对潜在债务风险的管理。

融资转向“项目制”

根据公告显示,在最新一笔担保后,万科对外担保总额将为384.21亿元,占公司2023年末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比重将为15.32%。

截至4月30日,万科担保余额为285.82亿元。

这意味着,在5月份短短20天的时间里,万科的担保余额就增长了34.42%。在这一较大幅度变动的背后,正是万科融资模式的改变。

万科4月底举办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新增担保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亿元。这一额度较此前350亿元的担保授权额度,上升328.57%。

“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监管政策的变化带来了万科融资模式的转变。”对于担保授权额度的大幅上升,万科总裁祝九胜在股东大会上解释称:“过往万科和银行采用的是‘总对总’的合作,统筹借款、统借统还、信用放款。而现在监管政策要求要转化成新模式,即项目制,落实抵押、封闭监管。”

祝九胜表示,万科过往担保很少,在300亿元左右,主要是因为银行借款里大部分是信用借款,通过总部操作。所谓的通过总部操作就是借款主体是万科,万科2023年底约1900亿元银行借款中,直接以万科作为借款主体的借款超过1400亿元。新模式以后,要把银行借款落到项目上去,应银行要求总部不能充当借款主体,因此万科由借款主体转变成了担保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