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省份发布设备更新“地方版”方案 先进设备、绿色设备是更新重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寇佳丽

自《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于4月9日正式印发后,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地方版”方案密集出台。据记者梳理,截至5月19日,共有上海、北京、云南、贵州、宁夏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相关方案。

从形式看,大多数“地方版”设备更新方案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共同发布。例如,5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安徽、黑龙江、山东等六地还另行公布了单独的针对性方案。5月1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制定了《安徽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备更新“地方版”方案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地方政府对顶层设计的积极响应以及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在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探寻多元化路径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均期待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浪潮中抢占先机、获取先发优势。同时,“地方版”方案的密集发布,也将为本轮设备更新行动带来“加速度”。

从地方政策释放的信号看,各地纷纷以设备更新为契机,通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其中,“青睐”先进设备,是本轮设备更新布局的一大亮点。记者梳理发现,有23个省份发布的方案都提及向先进设备置换或升级。

“先进设备往往自带‘数字化’‘智能化’属性。引进先进设备,能更加快速地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安全性,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推广绿色设备是本轮设备更新的另一大亮点。梳理结果显示,24个省份中,有20个方案提出推广绿色船舶设备、绿色交通设备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工业领域用能企业众多,节能增效空间巨大。在工业领域推广绿色设备,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环境污染,还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本轮设备更新行动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行动的进一步落实离不开资金支持。记者梳理发现,24个省份发布的方案均提到了财政、税收或金融等领域的支持举措。

事实上,部分地方政府已开始推动资金支持的落实。例如,5月16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政策吹风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机关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周海琦表示,在充分用好国家各项政策红利的基础上,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力”,统筹工业发展资金、新增预算,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企业设备更新。5月15日,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的广东省工业设备更新“供需银”对接活动在佛山举行。

田惠敏认为,顺利推动设备更新加快落地实施,也需要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各地可考虑以下措施:一是设立相关基金,对设备更新相关的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和担保;二是鼓励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引入股权众筹和股权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能够在短期内拉动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速,有效对冲房地产行业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可以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体现了兼顾短期逆周期调控和夯实中长期经济发展基础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