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面临到期:多只产品再延期 公募基金牌照成“破局”关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报记者 周尚伃

见习记者 于宏

当前,公募基金牌照已成为行业资管业务转型的关键因素。近日,面对产品渐次到期的问题,由于不少券商(包括资管子公司)仍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相关公司陆续宣布延长旗下即将到期的大集合参考公募基金改造产品(以下简称“参公改造产品”)存续期,与此前普遍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不同的是,本轮产品的存续期限均只延长了6个月,并为投资者全部设置了特殊开放期。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留给券商参公改造产品的时间不多了,在产品延期期间,若券商取得公募基金牌照,旗下参公改造产品可以顺利实现转型;若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则面临产品清盘、再次延期或变更管理人的抉择,不过后续具体事项还需根据监管部门的最新规定执行。

券商选择最多的方式

是延期

自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参公改造至今,共有50家券商的247只产品完成参公改造。不过,参公改造后的大集合产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若产品到期后若公司仍未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则需面临新选择。截至目前,这50家券商中,拥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仅为9家,占比为18%。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券商大集合参公改造的规范化过程中,业务过渡期的安排、人才体系、投研体系与产品线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对券商资管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目前参公改造产品的运作情况来看,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取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公司可以直接选择将产品转型成为公募基金;二是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公司,可以选择将产品清盘、存续期延长或直接变更产品管理人。

从已有案例来看,针对即将到期的产品,券商选择最多的方式是延期。例如,5月13日,申万宏源资管发布公告称,决定将申万宏源灵通快利短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存续期限延长至2024年11月17日。原本该产品的存续期限为合同生效之日起3年,也就是最晚于2024年5月18日到期,在最新公告发布后,该产品的存续期限只延长了6个月。

截至5月17日,除申万宏源资管外,还有信达证券、安信证券资管等陆续将旗下部分参公改造产品的存续期延长至2024年11月份,均为延期6个月,再次到期后将继续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执行。据记者梳理,在今年4月份之前,券商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若选择延期,均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在宣布产品延期的同时,券商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为即将到期的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全部设置了特殊开放期,在特殊开放期内赎回,不受持有期限制且不收取赎回费。

值得关注的是,若在延期产品到期之前,相关券商仍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选择了延期的产品也有可能面临“清盘”。

对此,有券商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券商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多以选择延期为主,主要是为了争取在此期间拿下公募基金牌照,完成产品的顺利转型。产品延期再次到期后的具体事项还需依照监管部门的最新规定执行,现在并不能确定。不过,从已有案例来看,仅有极少数中小券商愿意选择将产品直接清盘和更换管理人,主要是因为这将直接导致公司资管规模的下降。”

积极推进公募基金牌照

申请工作

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金8.83万亿元,以公募基金和集合资管为代表的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占比达到39.59%,占比高于单一资管业务。

中证协相关调查显示,缺乏公募基金牌照成为券商资管业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少券商都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正在积极推进资管子公司的设立以及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工作。

当前,证券行业获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或资管子公司为14家。2023年,券商持续聚焦公募化转型,新设华福证券资管、国信证券资管、国联证券资管、华安证券资管、长城证券资管等5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同时,仅兴业证券资管及招商证券资管于去年拿下公募基金牌照。

上述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资管业务来说,公募化转型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募基金运作多年,整个行业的交易机制与投研体系都较为健全,券商资管公募化有利于资管业务更加正规化,并可以扩充产品体系,有效满足投资者的多元需求。”

“券商资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需深化战略、客群、业务多方面布局。”华宝证券战略研究负责人卫以诺认为,战略布局方面,公募化发展趋势下,打造基金投顾平台是券商资管公募化的关键经营思路,充分利用券商资管公募、私募两大业务基础,以投顾业务为抓手,串联财富和资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客群分布方面,向投资者降费让利是大势所趋,券商资管需发力C端(面向个人用户)客户服务,通过业务联动、渠道拓展、投教陪伴,提升直面C端客户的服务质量,促进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展业抓手方面,未来在细分主题ETF等泛指数化投资方面大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