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 产业链迈入发展“快车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报记者 王镜茹

5月13日,宇树科技发布一款名为UnitreeG1的新型人形机器人,定价9.9万元起。这款机器人不仅具备超大关节运动角、25至43个关节电机,还结合了力位混合控制技术,能够模拟人手进行精准操作。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5月14日收盘,机器人板块走强,斯菱股份涨超7%,鸣志电器夏厦精密奥比中光等跟涨。

据悉,宇树科技创立于2016年,是国内知名的机器人公司,面向行业级、消费级的多数四足机器人产品已实现量产。

据公司微信公众号,宇树科技于2024年春节前完成了B2轮融资,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此轮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资本,老股东深创投、中网投、容亿、敦鸿和米达钧石跟投。公司称,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业务拓展以及团队搭建等方面。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推出人形或仿生机器人产品,包括腾讯小米、大疆创新、优必选、追觅科技等。业内认为,短期内人形机器人有望首先在汽车工厂实现商业化落地。例如,优必选WalkerS已经进入蔚来汽车工厂实训。

此外,国元证券研报显示,宇树科技“H1”、傅利叶智能“GR-1”通用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出售交付,开普勒“先行者”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计划将于2024年下半年进行量产出售,达闼“XR4”人形双足机器人进入消费者家庭的时间则预计在2025年。

光大证券分析师黄帅斌认为,国产人形机器人进展飞速,正不断优化硬件以及提升智能化水平。一方面接入机器人大模型,模仿、学习驱动下AI智能化进度较快,动作执行的准确度连续性均在持续进步;另一方面,硬件能力不断提升,可选配多自由度的灵巧手可触达应用场景更多。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技术升级、产品训练测试及产业链验证会持续出现。

政策端,2023年11月,工信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2025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2027年要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在此背景下,核心零部件厂商正加速技术突破。据公告,国内领先的3D视觉供应商奥比中光近期发布了Gemini330系列双目3D相机,该系列首次搭载公司新一代深度引擎芯片MX6800,配备主被动融合双目成像系统,可广泛适用于机械臂、无人机、人体重建等各类型机器人。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零部件以及软件平台,其中,包括减速器、执行器等在内的核心零部件门槛高,并且需通过大规模量产持续降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有望在通用性方面取得持续显著进展。”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前景。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关键时期,亦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产业链上游核心硬件零部件和软件系统开发领域有望率先受益,因其质量直接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整体性能,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