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恢复至转型前水平 学大教育业务转型阶段化成果初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报记者 袁元

7月14日盘后,A股教育领域头部企业学大教育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万元至9000万元,同比增长50.36%-93.33%;扣非净利润预计将实现7800万元至9800万元,同比增长102.60%-154.55%。

从此次业绩预告来看,公司上半年业绩超出公司股权激励的全年业绩目标,按预计净利润区间高位计算,几乎已恢复至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水平。近两年以来,在经历了K9业务关闭、业务大范围转型之下,学大教育取得如此成绩不可谓不亮眼。

转型阶段化成果初显

债务偿还在望

2021年以来,学大教育开始转型,转型方向涉及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文化阅读等重点业务。

学大教育指出,2023年上半年,面向高中生的个性化培训,以及高考复读生、艺考生的全日制培训等处于较强增长周期,职教“升学班”模式也已初见成效,公司同步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文化阅读等业务,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不断推进管理及组织优化,提升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控,提质增效。

全日制、复读业务在上半年是重要增长点。截至目前,学大教育已经在全国布局了30余所全日制培训基地,收购了三所高考复读学校。此外,早先布局的文谷学校,在上半年保持稳定增长,成绩突出。

职业教育方面,除了十余所合作的中职院校,目前学大教育已经完成大连通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东莞市鼎文职业技术学校的收购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绿泽电影美术学校的托管。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公司中职院校网络布局已经初步完成。

而随着公司转型成果逐渐清晰,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也逐渐增加。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价整体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年初至6月30日,区间涨幅达到48.85%。近期,包括国信证券华西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多家券商给予学大教育“买入”或“推荐”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绩的不断向好,多年来压在学大教育身上的“偿债”重担也有了明显消减。

自2015年以来,受到宏观因素影响,学大教育私有化回归A股的工作未能全部落实,致使公司背负上了23.5亿元的巨额债务。近些年,学大教育也一直在努力偿还上述债务。

进入2022年以来,学大教育的偿债之路进入“快车道”。2023年7月,其先后宣布还完对芯鑫保理的1.01亿借款及偿还向紫光卓远借款的本金3亿元。目前,剩余借款本金金额约为7.14亿元。私有化回归A股欠下的借款仅剩不到三分之一,公司还债之路在望。

政策利好不断

职业教育转型驶入“深水区”

随着业务转型的加速落实,职业教育也逐渐成了学大教育的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教育行业最早转型布局职业教育的龙头机构之一,近年来,学大教育在产教融合领域陆续与紫光股份腾讯集团、京东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围绕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深入合作。

2023年以来,学大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布局不断加深。4月,学大教育与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政府就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数字化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于5月中旬在大连市举办发布会,辽宁省内首个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正式落地大连通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月中旬,学大教育集团与湖北省工业自动化技师学院签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与莱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月初,中新天津生态城与学大教育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在线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学大教育集团CEO金鑫曾公开表示,职业教育赛道涉及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还有职业本科、产教融合等多个阶段,业务链条非常长,各个业务节点都需要大量的企业去构建完善。所以,职业教育领域不会像K12教育领域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但金鑫也坚定表示,未来,学大教育集团将继续坚持政策导向,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供给,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

(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