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内地赴港澳旅游团恢复在即 相关旅游产品搜索量急速攀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证券日报】

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引导中长期资金做市场“稳定器”

2月2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时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在业界看来,全面实行注册制后,股票发行条件将更加多元化,市场融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与之相匹配的是,投资端改革也应加速推进,尽快形成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同时引导更多“资金活水”流向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所需要的优质企业,这对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良性市场生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内地赴港澳旅游团恢复在即 相关旅游产品搜索量急速攀升

2月3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恢复内地居民与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同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消息,自2023年2月6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内地与香港、澳门入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开展产品发布、宣传推广等准备工作。

来自OTA平台携程同程旅行和马蜂窝的数据显示,上述通知发出后,以香港和澳门为目的地的搜索量大涨,港澳跟团游产品浏览量也急速攀升。

包装设备公司达意隆研制机器人 有真实力还是蹭热点?

2月2日,达意隆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通过对相关智能技术的集成应用,研制了机器人理瓶机、机器人装箱机、机器人码垛机、机器人贴标系统、机器人压盖系统等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达意隆是一家主营业务为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公司,主营产品主要为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灌装生产线、纸箱包装机、薄膜包装机等后段智能包装设备。

【证券时报】

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 上市公司准备就绪

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从我们自身的经历来看,光峰科技是一家做激光显示的科技公司,拥有自己的原创核心技术。受益于注册制,我们很荣幸地在2019年7月22日,作为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屹接受采访时指出。

打新溢价将逐步消失 机构呼唤长牛行情

在全面注册制启动消息释放后,2月2日和3日,A股并未出现投资者预期的普涨行情,“空欢喜”情绪悄然弥漫开来。但实际上,全面注册制是一项改变A股市场生态的顶层设计制度,其带来的变化并非烟花式、脉冲式的,而是潜移默化式、润物细无声的。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获悉,各家公募对全面注册制的长篇解读已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这一变化对A股长期行情的提振预期,为长牛行情奠定基础。随着全面注册制逐步实现,有悖于这一制度的某些投资策略将会失效,其中就包括A股长期存在的打新策略,这一“躺赢”策略,很可能会消失。

银行提速拼市场 首季信贷投放有望同比多增

刚刚过去的新年首月,经济活力在疫情快速过峰后显著改善。从生产到消费,不论是物流还是人流车流都“火热”起来,境内外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作为反映经济活跃度的信用扩张相关指标同样表现不俗,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位银行从业人士处了解到,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实现同比多增,甚至有个别银行由于投放规模较大触发监管窗口指导。不过,从新增信贷结构和地区分布看,依然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分化特征。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信贷需求正在逐步修复,一季度信贷同比多增有望实现,后续信用扩张空间有赖于能否激发市场主体有效融资需求,关键在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上海证券报】

退市新规显威 沪市多家风险公司锁定退市

近日,沪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提示退市风险,部分公司因业绩预告事项收到问询函。*ST凯乐则预计成为今年首个“1元退市股”。

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之一,退市新规发布实施迄今已满2周年。从成效来看,新规效力不断显现,退市渠道日益畅通。全面注册制的“骨架”将为退市制度支撑起更丰满的“血肉”,入口制度的深化变革与“出口”制度的改革形成共振,在监管“零容忍”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出入无疾”“吐故纳新”的生态得以重塑。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先行区试点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昨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2023年至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还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一波“机器人+”政策红包来袭 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日前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遴选了10个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推进应用。

“机器人+”正在迎来一波政策红包。在“机器人+能源”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门发布了《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发光伏电站系统智能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等产品;在“机器人+制造”方面,多部门发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一批应用了机器人技术的智能生产线入选;在“机器人+养老”服务方面,多部门正在评审的2022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中,助老助残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有望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