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业:“寒潮”涌动下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在2016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工作视频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建立安全生产负面清单制度,着重研究论证将包括塑料薄膜在内的产品列入产 业禁限制目录的必要性。一时间,塑料薄膜再次成为行业议论的热点。塑料薄膜的未来之路如何发展?塑料工业何去何从?众多业内人士又一次把注意力聚焦到了这 个话题上。
塑料薄膜不可替代
塑料薄膜是很多行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作为四大包装材料之一,在包装工业中的地 位与纸张不分伯仲。塑料薄膜除了包装应用外,还广泛地应用在电子工业、建筑工业、医药行业等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而能够完全取代塑料薄膜的产品目 前还没有出现。在未来几年,塑料薄膜仍将以其价格低廉、性能好的优势占据着现有的市场“阵地”,其本身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
“十二五”期间,塑料薄膜产量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预计到2017年我国塑料薄膜 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产值将达到5500亿元。据预测,今后塑料薄膜产量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在短期内,塑料薄膜并不会 退出市场,即使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它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较好的市场活力。
功能膜成风向标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塑料薄膜因其降解周期长,抛弃后易形成白色污染,早已成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关注点。在行业发展的拐点上,作坊式、粗放型、科技含量低下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能够把握市场先机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浪潮。
对于塑料薄膜生产企业来说,功能性薄膜是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有研发能力、技术力量较 强的企业,可以抛弃传统的塑料薄膜,转向开发功能性薄膜。功能性薄膜是指赋予薄膜特定的新功能,使之能够满足某些应用场合的特定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可 以开发出不同的功能性薄膜。功能性薄膜的种类非常多,比如纳米微孔薄膜、单向导电薄膜等。以纳米微孔薄膜为例,它可以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医疗检测等行 业,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薄膜的概念和范畴。开发功能性薄膜的前期投资可能会很高,然而一旦开发成功,其收益也将是不可估算的。传统薄膜生产企业可联合高校 和科研院所,一起撬动功能膜市场。
此外,塑料薄膜生产企业还可以研发能完全替代传统塑料薄膜的新产品。替代品既要具有传统薄膜的所有优点,又能克服其不易降解的缺点,预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