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债券基金为什么跌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3

债市持续调整 不改债基长期配置价值

从4月末开始,债市持续出现调整,到了5月底和6月初,调整幅度则进一步扩大,债市下行导致5月债基收益大幅回撤,引起市场和投资者关注。

本轮调整逻辑

基本面:随着疫情防控效果逐渐显现、隔离政策的逐步放松,市场主线从疫情本身转移到经济基本面、政策预期上。从基本面来看,国内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国内经济的供需两端开始了回暖脚步,市场风险偏好也逐步修复。但结合消费、投资、进出口分项数据测算,4月经济的“V型反转”并未出现。因此在高频数据回暖后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调整。

政策面: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及宽信用政策发力。进入5月份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明显放缓,未进一步降准降息,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落空;其次,未来政策主要是财政发力货币搭台,政策重心由“宽货币”转向“宽信用”。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后,央行于6月1日公布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资金面:在前期债券利好反应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利空担忧情绪发酵,短期抬升的资金面成了市场调整的导火索。5月资金面最大的扰动因素来自于政府债券发行,其中下旬压力明显增大,6月份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仍然较大。债券供给是抑制利率下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债市的主要矛盾。

后市展望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基本面正处于稳步修复阶段,但仍有较多不确定,政府债券融资需求较大,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长期高于政策利率的概率并不大,债市有望逐步企稳。短期来看,债券市场利率,特别是中短端利率受到市场去杠杆的影响,仍处于风险释放期,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中期来看,目前债券利率相对于股票、理财等其他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偏低,债市再创新低的可能性已经较低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债基在资产配置组合中常被称为“压舱石”。据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基金在2010—2019年里,平均收益全部为正,因此,债基不应只作为短期博取收益的工具,而应该将其作为战略型品种长期持有。当前震荡环境下,“固收+”产品或为风险承受能力一般的稳健型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的类型。

纯纯的债:

长信利率债债券C类(0申购费)

攻守兼备固收+:

长信利发债券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长信利率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及长信利发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低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请在购买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部讨论

2020-06-10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