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8喜欢:0
#中炬高新# 看到吴老师减仓中炬高新,心理上受到了很尊重的人的“背刺”,尊重老师的选择,也坚持自己的选择,在这里大概表达一下自己浅显的观点(我只说厨邦,并不是要贬低海天和千禾
厨邦相较海天,全国化程度低很多,渠道差距很大,我在河南,平时在大型超市和小区的便利店观察就能发现,厨邦的全国化还有很大空间,在丹尼斯超市中,铺货甚至不如千禾,这个点,是厨邦潜在的增长点,就像白酒中的舍得和酒鬼酒,开展全国化推广后,利润增速是有潜在的提升空间的。而至于海天,渠道优势极强,可以说有酱油的地方就有海天,这是海天的优势,但我认为也算是一种增长上的劣势,吃不了太多增量市场的蛋糕,如果厨邦能和海天一样上遍了全国超市的货架(当然有很大难度,在渠道和产能上需要做长足的努力)想必还是可以分到一杯羹的。
在利润增速上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从2011年到2020年厨邦、海天、千禾三家的净利润的增长率(之所以到2020年是为了弱化新冠的影响,2021年三家净利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厨邦从2011年的1.3亿到2020年8.9亿,增长了584.6%;海天从2011年的9.56亿到2020年64.03亿,增长了569.8%;千禾从2011年的4705.5万元到2020年2.06亿元,增长337.8%。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厨邦的增长还是很稳健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刻舟求剑,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于厨邦的股权变更,我一开始也是很反感二股东(中山火炬)在姚定增的计划始终持反对态度这件事,但是在看了陈总 (陈志文999)的文章分析后,意识到二股东对定增持反对态度是不想让姚空手套白狼,反对并不代表二股东要否定抛弃地产,发展调味品的大方向,而战略引进宝能正是要在调味品的道路上增加进击力,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正因如此,才要否定姚的方案。试想换作谁也不会放着眼前大好的调味品不做,而去追逐已经尽显颓势的房地产行业。而且如果中山火炬能重夺控制权,也不排除会引进华润、中粮等有实力的央企来为厨邦助力(就像曾经引进宝能的目的),你也可以说我是在做梦,但是梦想是要有的,华润坐拥众多产业,大消费也是主要发展的方向(华润万家、雪花、怡宝等),并不排除会战略投资酱油老二厨邦(海天作为龙头不会同意华润控股)与海天分庭抗礼,而中粮在食用油领域与金龙鱼是直接竞争对手,金龙鱼又准备在酱油等调味品领域借助自己的渠道优势进行发力,所以中粮也不排除在未来借助厨邦进军调味品。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也可能是梦话,但是抛开这些,只看中山火炬重新获得厨邦控制权,肯定是要好过现在的“榜一”和“榜二”大哥闹不和的局面。
以上观点皆为呓语,无论据,无数据支撑,纯粹是为了疏解自己的情绪而发,价值投资,道阻且长,希望吴老师的粉丝们(我也是吴老师的忠实粉丝),能够独立思考,不盲目抄作业,投资的路上,每个人都应该是逆流而上的孤勇者。$XD中炬高(SH600872)$ $中国中免(SH601888)$ $长春高新(SZ000661)$

全部讨论

2023-10-18 20:50

太开心了,曾经我的最大预期,如今竟然实现了,剩下的就只用咬定青山不放松了

2022-07-22 23:00

地产是否剥离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吧!像长春高新,也不妨碍它成为大牛股,只要管理层不乱搞,稳健经营即可,最好有股权激励。

2022-07-22 21:58

之前有纪要说,那块土地有可能公司自己开发。
我就退了。
如果仅仅是酱油,400亿是能达到的:产能在扩,销售团队激励力度大,渠道在扩张——这些都是公开资料。
先不论华润什么的,没意义。
只要管理层不乱搞,一心做酱油,10亿利润完全可以预期。
好公司好赛道,商业模式不输白酒

我也是老吴粉丝和智库听众。他和唐朝都是大神级,功力非常深厚。只是老吴的这次卖出原因和敏感时间点,我还是觉得奇怪。
老吴的卖出理由至少不应该成为他的理由:
1)大股东不诚信:老吴是资深调研人,对大股东品行肯定是有足够了解的。人的品性并不会改变。没钱加仓1%成为了“道德瑕疵”的理由比较别扭。
2)底层逻辑是酱油是好行业,重消高,有提价空间。而且之前文章或者智库提到了,这么多年酱油就是估值40倍以上。所以他一下子说极限低估要降到150亿-190亿以下,这脱离了他之前的底层逻辑。不重行业重事件?
3)大股东二股东的斗争就没停过,地卖不掉几个月前就明朗了

2022-07-22 19:40

任何推荐个股的人不要相信 要有自己判断 股票交流只限于方法不牵扯个股,那些推荐个股的在我眼里都是low

2022-07-22 16:10

别人买卖是别人的事情

2022-07-22 15:09

说的很客观了,大环境下市场是复苏的,厨邦供应商渠道在拓宽,调味品行业也在集中。股东斗得越早破的也越早,越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剥离,扩产等,这反而是让人坚定持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