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基金规模、排名双降,赵强独木难支,蒋茜救火前景难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随着今年股票市场的起伏不定,多家股强债弱的基金公司在规模缩水的同时,在公募基金公司中的排名也是同步后退。但对于曾经主攻债基的新华基金来说,它的退步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的排名退步一位,但是规模也缩水了大约40亿元。

在股熊债牛的当下,新华基金的不济表现或许也说明了其发展的重心重新调回到权益类产品上来,毕竟公司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王卫东、崔建波、曹名长、桂跃强等多位叱咤风云的明星人物,只不过当年的黄金一代早已全部告别了公司。放眼当下,在去年栾超卸任后,公司的权益名将似乎只有赵强一人了。

雪上加霜的是,赵强所管的全部基金今年业绩至今都未能实现正收益。接下来,公司的权益产品重振旗鼓是否要指望从东方基金投奔而来且还在静默期的蒋茜呢?

01

新华基金或欲重振权益

人才流失严重成为瓶颈

打开新华基金官网,在新华公告中排在首位的是总经理杨金亮的履职公告,这位有过证监会系统任职背景的前官员,后来还担任过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风险官兼任合规总监。但如今自他挂帅后大约两个季度的时间了,公司的规模和排名逐季后退。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在公司前任董事长“债券女王”翟晨曦于去年一季度离任后,新华基金近几年重视固定收益产品充门面的思路得到了纠偏,但随之而来得就是管理规模的一路下行。数据显示,2023年2季度末时的全部资产合计约为538.53亿元,但是三季度末下滑到497.86亿元,四季度末下滑到480.93亿元,今年一季度末更是跌破450亿元,下滑到442.95亿元。

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多种多样,但主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公司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基金经理队伍呈现青黄不接。资料显示,不算早年的“新华四杰”,新华基金仅在2022年和2023年流失掉的基金经理就多达9人,其中涉及权益领域比较知名的是2022年卸任的刘彬和2023年的栾超、张霖。

从基金公司的公告来看,刘彬自去年年中开始已经在权益大厂广发基金管理产品,曾经的百亿基金经理栾超下一站很有可能也还在某家公募,只不过目前还处在静默期之中。如果再往前一年看2021年离职的基金经理,曾经管理两只产品实现任职回报翻番的付伟,后来转投了深圳的头部公募博时基金担任基金经理。

这般严重失血下,目前公司的头牌基金经理似乎只剩下了赵强一人。在新华基金的官网上,目前首页醒目的位置上就有关于赵强的视频,同时公司给他的评价是宝藏基金经理—大道至简、行稳致远

此外,公司在近几年人才引进上唯一的亮点就是引入了原东方基金的蒋茜,这位曾任研究部总经理的基金经理曾经在东方主题精选混合上实现过任职产品业绩翻倍。不过,目前他处在跳槽后的静默期内,还没有在新公司管理任何产品,指望他发光发热还要花费时间来等待。

02

赵强业绩低迷的原因

或在于对医疗器械和新能源的“错爱”

那么赵强的业绩为何今年不见起色呢?年内权益市场出现了红利、人工智能、出海、资源等比较清晰的热点,特别是四月中旬在新国九条颁布后市场风格向核心资产逐渐切换,但是赵强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有利的证据自然是基金的一季报。

以他独自一人管理的策略精选股票为例,在3月31日的基金十大重仓股中,笔者发现年初至今仅有两家重仓股实现上涨,其中仅有寒武纪—U的涨幅超过了15%;与此同时,八家重仓股从年初至今表现为下跌,特别是蝉联第一重仓股的海泰新光跌幅也超过了15%。当季重仓中年内至今跌幅最大的是盛科通信—U,最新的年内跌幅已经接近30%。

从重仓股的所属行业赛道来看,似乎赵强更为看重的是医药股中的医疗器械领域,最新一季的海泰新光微电生理—U、澳华内镜和上一季度重仓中的开立医疗都是属于这一细分。但是,医疗器械精选指数今年下跌已经达到了9.31%,同时在年线上出现了三连跌。在医药板块中,他显然没有抓紧热点,无论是此前的创新药尤其是减肥药,还是近期的合成生物、细胞疗法和基因测序等,似乎和医疗器械的关系都不算大。

此外,他所重仓的科技股也脱离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轨道,在一季度较大调仓的情况下,连续两个季度进入前十的万兴科技,年内到目前跌幅也超过了10%。需要强调的是,或许公司也注意到他的业绩欠佳,在他管理的行业轮换配置上,今年增配了基金经理张大江共管。

对于调仓,他在季报中解释:“2024年一季度,我们减仓了部分新能源和消费公司,逢低继续加仓了部分TMT等科技公司,二季度我们继续看好三个方向:一是跌幅比较大的医药板块,基本面扎实,竞争格局好,回报率优秀,医疗反腐,短空长多,有利于集中度提升和费用率下降,看好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等板块的反弹空间。二是高成长性板块,我们最看好储能、逆变器(包括微逆)、部分光伏设备、海上风电、充电桩等细分子行业的机会,优选壁垒高,商业模式好,投入回报率高的公司进行投资。三是科技创新板块,当期人工智能、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华为产业链、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板块,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未来部分公司也能兑现业绩。”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5-21 15:15

【新华基金规模、排名双降,“名将”赵强独木难支,蒋茜跳槽救火前景难测】
在股熊债牛的当下,新华基金的不济表现或许也说明了其发展的重心重新调回到权益类产品上来,毕竟公司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王卫东、崔建波、曹名长、桂跃强等多位叱咤风云的明星人物,只不过当年的黄金一代早已全部告别了公司。放眼当下,在去年栾超卸任后,公司的权益名将似乎只有赵强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