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我们得到的启发与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3

我们从日本失去的30年中能得到很多启发和思考,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对股市行业发展的思考,有利于引发对A股市场的未来发展思考。网上有很多深度解读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阅读,本文主要对股市行业的发展进行简单的总结。

失去的三十年是指日本经济自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开始,进入持续三十年之久的低增长时代,主要表现有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导致生产力减弱。经济产业从金融地产为主导的产业模式,最终转向以消费科技为主导的模式,日本在信息技术、工业制造、医疗保健、消费等领域仍有一批大牛股,尤其是以制造出口和老龄化需求增长较多,与现在A股在逻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出海方面,汽车和家电在股市泡沫中跌幅很小,泡沫后增长较快,一方面是日本的优势产业,比如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索尼等我们所熟知的企业,这些行业一方面是弱周期,经济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出海产生利润。还有资源与贸易,由于日本本土资源匮乏,给了日本在海外扩张的动力,也是巴菲特买入日本五大商社的逻辑。

另一个老龄化需求,主要是医疗方面,受制于老龄化人口结构,再加上这部分老人收入较高,被称为“黄金老人”,他们在医疗方面消费较高,是除了出海以外最为确定性收益的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保持了持续增长。还有宠物产业,也有不错的增长。

消费方面,中低端产品更受欢迎,更讲性价比,那些费用高昂的消费品,没怎么增长。平价的优衣库的在国内增长,再加上出海扩张,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食品方面大多表现较差,由于地区差异很大,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全球扩张属于小概率事件,国内的白酒出口是重要的增长来源,考虑到全球华人分散多处,也有一定的出口预期,后面可以重点关注。

金融地产方面持续了十年的下跌,后面也没什么长期回升的势头,不过国内金融相对独立,金融地产管控严格,泡沫相比日本小很多,后面随着经济的回暖,有一定的上升预期。高股息红利股也很受关注,由于经济疲软,能增长的行业很少,利率极低,高股息红利股很受欢迎,巴菲特也是因此大力投资日本。

中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速放缓这些困境,通过分析日本股市行业发展再联系国内的相关行业,对未来的投资有很大的帮助。日本的高科技制造出海,目前对应中国的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比如华为小米手机、赛力斯比亚迪等以及相关产业链。日本的医疗行业,也对应中国的医疗行业,医疗器械需求还是稳定增长,由于中国的创新药在国外不占优势,投入少毛利高的中药行业需求更大,盈利较强。

综合起来,中国的高科技制造出口、医疗类的器械和中药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高股息红利股可以考虑,白酒类的消费品和金融地产还需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