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调仓说明和对未来的展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1

我几乎从不公布我的持仓和调仓情况,但是经常看我的文章的读者都知道,只要我分析个股,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的持股。但是这次,因为动作过大,也因为担心有人看我的文章,跟着我操作,所以有必要做出一定的解释:

就在本周五上午,我清仓了第一重仓股海光信息,全部买入了中国广核。清仓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股价下跌,还有其他原因,所以这里有必要做出一些解释。

一、海光信息基本面上的瑕疵

海光信息这家公司本身,我还是非常认可的,主要是它的研发投入非常高,产品的迭代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芯片行业基本面上的一些瑕疵:

1、通用芯片的行业需求有天花板

海光信息的芯片有两种:一种通用芯片,一种是用于AI的芯片。就通用芯片来说,行业本身没有什么增量空间,海光信息的成长空间主要是国产替代的逻辑。就是以前通用芯片主要用的英特尔AMD的芯片,现在要替代成我们自己研发的芯片。

虽然目前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只有20%,还有80%的成长空间,但是这种行业需求存在天花板的行业,本身我就不喜欢,而且在这个行业里,并不只有海光信息一家公司,还有竞争者。在前两周的《海光信息年报分析》这篇文章里我已经指出了行业存在天花板的问题,只是没有表达不喜欢的情绪。而这种不喜欢的情绪,可能是我清仓的主要动机。

2、国产大模型已经产能过剩,开始打价格战了

海光信息的GPU芯片,是用于AI大模型的,理论上说,AI芯片的需求,是上不封顶的,因为产品是不断迭代的。但是前两天的一则让我始料未及的消息,证明国产大模型,短期已经产能过剩:5月21日,阿里通义千问GPT-4主力模型降价97%;与此同时,腾讯主力模型之一混元-lite模型,价格调整为免费。

国产大模型的产能过剩,势必会影响AI芯片的出货量和价格。

二、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

我相信,人工智能的未来,一定会像互联网一样,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会诞生新的行业。但是目前,我们就像站在2000年的时点上,整个行业,从美国开始,都有泡沫化倾向。

1、英伟达业绩亮眼,但人工智能的终端应用仅仅在PC机上进行了迭代

英伟达,现在在美股,是最亮的星星。每个季度公布出来的业绩,都非常靓丽,股价也不断上涨。但实际上,英伟达的AI芯片,下游客户是Meta这样的企业客户,Meta及其竞争者们,疯狂囤积英伟达的AI芯片,主要是为了在将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而人工智能在消费者的终端应用中,目前美国仅仅推出了加载人工智能的PC电脑,而且价格非常贵,在终端市场销售情况如何,尚不可知。

所以我们现在就像站在2000年的时点上,当年,美国的互联网行业,点燃了所有科技企业的热情,并投身其中,最终是经历了一次泡沫破裂,从废墟中,互联网才重新站起来,得到大规模应用的。

2、对比英伟达先进的算力,中国在算法层面更具优势,但现在已经产能过剩

有传闻称,英伟达为中国量身定制的,特供的AI芯片,也即将降价销售。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于人工智能的远期未来,是非常乐观的。但是短期,我认为不能排除一次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因为海光信息仓位过重,所以先清仓应对。

全部讨论

海光我是在那年上市后大跌刀39元附近建仓;然后陪着主力资金吸货洗盘,最后还是熬不住大盘以及个股的震荡,在66元附近清仓了,卖在了大涨的途中,后来居然突破了100元。这次调整能够回补53元附近的缺口,应该又是一个好的买进机会。这类股票就是风口炒作股票,长期持有不确定性很高,风险很大,毕竟业绩很一般。

05-25 23:32

我个人觉得等半年报看看业绩情况!如果超预期,情绪会立即反转。

05-26 17:44

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很可怕,大模型国内饱和?那怎么多模态?那怎么文生视频?我是搞大模型的,不过你清仓也是对的,看不懂的时候要清仓,我本身也不重仓这个行业

05-25 23:36

打价格战不一定是产能过剩。中国企业敏感度强,内卷习惯了,他们要提前占领制高点。我觉得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国产大模型的同质化程度太高必须用价格来锁定用户需求。我用过昆仑万维和科大的来源模型,说真的改进空间不是一丁半点。

05-25 21:27

我也在想要不要放弃,放不放弃都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但对国产替代还存有一丝幻想,需要时间验证,加之近期二级市场资金风险偏好对海光这类公司不利,需要熬过这个阶段。否极泰来,当初没有飞机大炮,小米加步枪也需要战斗。这是中国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