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年报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2

最近我准备把我持有的股票的年报都读一读,写一写读完之后的看法,之所以最先写海光信息,是因为我对它的股价上涨寄予厚望,但是目前看不尽人意。

一、行业本身还处在高速成长期

因为我长线持股,所以我总是最先去看行业的基本面和企业的基本面,从基本面里去找原因。目前从下面两个角度看,行业本身还处在高速发展期:

1、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国产化率很低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实现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尤其指出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需要做到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在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强调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因此对于芯片的国产化,必然要求很高,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服务器市场中芯片的国产化比例不到20%,还远远没达到自主可控的程度。可见,从行业本身的发展空间看,海光信息所在的服务器芯片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性。

2、人工智能的应用尚未全面爆发

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没有全面爆发,一旦全面爆发,有可能爆发出一轮对芯片的强劲需求。2025年,AI有可能从边缘端的开源小模型进入应用的爆发阶段。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对于海光信息的芯片,行业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求端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二、股价表现不尽人意的原因

作为一个实际操作的投资者来说,关注股价是必然的。即使行业发展前景光明灿烂,但是如果股价不涨,还是要深入去找找原因的。

目前的市场,我认为影响股价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科技股内部的板块轮动。

我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市场已经进入了牛市。牛市,因为资金面逐渐充裕,在科技股里面,反而诞生了很多热点,比如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等。这些热点,有些仅仅是炒作概念,但因为板块轮动,反而不像去年上半年,熊市里,只有Chatgpt横空出世,只有人工智能一个板块一飞冲天。

虽然现在股价涨的比较慢,但我认为,只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企业基本面良好,加上牛市的资金面充裕,股价缓慢上涨是毋庸置疑的。

三、高度关注行业从高速成长期向低速成长期切换的临界点

虽然我现在仍然非常看好海光信息所在的行业以及海光信息这家公司本身,但是这个行业有个从高速成长期,向低速成长期切换的临界点,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2024年4月25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域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到2027年,实现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全栈自主可控。这段话的通俗解读就是:到2027年,北京市的算力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国产化。

海光信息是中科院控股的企业,企业本身在天津市,所以北京市场的饱和与否,必然对海光信息有重大影响,到2027年,北京市场完成国产化,实现自主可控,即使全国的算力基础设施还没有完成全面国产化,但是考虑到深圳的华为,我认为到2027年,海光信息还是会从现在的高速发展,切换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如果在这两年里,股价涨幅过大,是有必要减仓出来观望的。

四、海光信息的长期竞争优势

最后我认为有必要谈谈我在年报里看到的重点,就是即使行业进入了低速发展阶段,海光信息仍然可以生存的很好的核心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研发投入。

海光信息是个芯片设计公司,这是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因此想在这种行业长期领跑,需要高研发投入。而海光信息在研发投入方面,是令人欣慰的。

纵向比较,2023年,海光信息的研发投入是280977.56万元,比2022年增长了35.93%。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23年,海光信息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3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46.74%;而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40.33%,这个比例在2023年增长了6.41%。

研发,是科技企业生存的根本,从海光信息的研发投入看,我认为无论是行业在高速发展阶段,还是进入低速发展阶段,海光信息都会是领跑者。

但是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万物皆周期。科技行业,是强周期行业,应该在行业高速发展阶段重点投资相关企业。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过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光伏行业,相关的龙头企业,都是在行业高速发展阶段,股价表现比较好。

全部讨论

从这角度看,也有点意思。我所以买除了这点,还有个原因,中科曙光系,是一个管理比较现代化的公司,抛弃掉了很多国企弊病。

分析的很到位,其实国内市场CPU因为财政部去年底发布的信创标准采购基本上是突出了国产自主品牌替代性,宏观看CPU本身没有多少总量的增长需求,而是微观上海光要替代掉以前占大头的英特尔、AMD的市场。所以海光CPU前景依然空间很大,目前国产率不到20%,2027年要100%国产替代。还有80%的空间。GPU等AI芯片,目前国内才开始,大头是华为,其次是海光、寒武纪等第二梯队,相信海光高研发投入在GPU.应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