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小米集团-W(01810)$

星辰大海,天空才是极限

这一周认真思考了一下小米的商业模式和潜力,结论是今年也就是2024年的小米就相当于2010年的苹果公司,一个注定会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巨头T0的公司,现在任何时候买入都值得,因为可以长期持有。

1,之前说过,三年磨一剑,小米汽车su7的成功,已经彻底占领用户心智,极大提升小米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大幅带动包括手机在内的米家生态圈产品的长期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小米成为世界前五的汽车公司,路径已经非常清晰,关键造好车的门槛极高,自从苹果退出,后面应该不会再有重量级的入局者,竞争态势远远好于当初的手机。

2,小米汽车的成功,完成人车家闭环的最后一环,成为全球完成这个闭环的唯一品牌,注意,是唯一,不是第一,后面一个追赶者都没有,天然拥有巨大的想象力,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而小米是里面唯一的玩家,前途注定是星辰大海。唯一可能的竞争对手苹果主动放弃造车,退出这个市场真的很可惜,当然长期来看,苹果拥有自己独特的软硬件生态,仍然会是一家非常赚钱的公司,但成长性已经不大。

3,小米承诺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这个写入了公司章程,我认为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定,说明公司非常厚道,在同样价格的情况下,小米对产业链的成本最优控制,小米的产品竞争力是最好的,买小米,肯定不会被割韭菜,这个信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苹果的产品因为有独特的软硬件生态,也占领了很多用户的心智,很多人愿意付出溢价,但是其他公司,在小米的对比下,过高的产品定价只会割一波两波韭菜,消耗大众的心智,注定不可长久。长期来看,作为一个整体,消费者是理性的,可以预见,小米的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汽车。。。,只要严格控制质量,占有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4,硬件不怎么赚钱,但是会不断扩展企业的边界,然后软件服务的收入会越来越高,这个已经是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小米成为跨国消费电子巨头T0的路上,也有2个主要不利因素,

1,中国公司,国际环境天然比较差,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当然这个是所有中国公司面临的困难,不止小米一家。

2,产品核心零部件的质量不能完全控制,可能造成最终产品质量问题。典型的是之前小米手机11的高通火龙芯片,导致冲击手机高端失败,一路坎坷,直到这2年,才慢慢好起来,只能希望小米芯片也能成功,只是这个真的很难。

为自己的信仰买单,我已经重仓买入小米,对小米短期估值目标是1000亿美元,在港股大盘不拉跨的情况下,今年就有希望。长期目标是万亿美元以上,当然需要很长时间,可以参考苹果从2010年开始的年线。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