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基金业的金融反腐,为何迟迟推进不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些年,金融系统公告落马的基本都是银行业大佬,证券基金行业基本没落几个啊(城投高管不算)。

证券业金融反腐,为何严重落后于银行业???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吧。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啊。

不过想想也是。银行业,无非是搞个贷款骗出来,变成坏账。参与成分无非是,借出钱的人,借入钱的人,中间拉皮条的人。

但证券业就不一样了。

除了融资方面债券可以像银行信贷那样瞎搞外,证券业的另一个特殊的地方是暗名标准化交易,这就意味着参与者可以随意利益输送。

标准化交易,这一下子,把参与成分,从放贷的借钱的拉皮条的,扩展到了全行业,全社会。而标准化交易的私密性,更是给问题的爆发加上了层层包裹和黑幕,让人不易擦觉。

这一切都说明,证券行业的金融犯罪集团,要比银行业犯罪集团成分更复杂,牵扯更多,可能涉及更多的权贵人士和牛鬼蛇神,也会有更多的蝇贪。当然,这个推论是已经被现实证实的。毕竟前文说过,证券基金行业的大佬落马是远低于银行业的。

落马不足,这意味着,证券基金业务违法违规犯罪集团在与审计纪委经侦集团的角力中,并未形成大规模溃败的局面。这一系列金融犯罪集团,依然逍遥的存在在市场上。例如,债市丙类户利益输送传言到处都是,规模和力度俨然已经超越了2013年债市风暴,但几乎无人落马?这不是金融行业的悲哀么。

能窥视证券行业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线索是价格信号,但是很可惜,这个线索并未得到金融监管足够的关注。从现实来看,保持价格信号连续稳健的重要性目前远远低于其他目标,远远在保融资,保发行,保稳定,防爆雷之后,是一个最不被关注,人人都在践踏的指标。

可惜不?

刨除掉价格信号,其他能让证券行业露出马脚的就是各种违规各种巨亏后的举报了,但是,这些举报报警还是少数,无法对证券基金行业做出系统性的出清。一旦涉及到受害者是国有资产或者老百姓,举报报警更是骤然减少。

价格信号承载的是日常监管的压力,而这个,可能是金融监管最不喜欢的东西。也许金融监管们在想,我们怎么能将精力浪费在干这些日常琐事上?因此,对于异常交易,往往一问了之,并无下文,也不勒令交易红字冲正撤销。

此外,在本位主义定势下,金融官僚们依然在拼命的庇护金融行业,看不见眼皮下发生的事情,代价就是系统性的重事轻罚,都在努力压制炸雷盖子的翻开。

想想监管长牙带刺,真的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