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争了,《杜鹃花落》不是蠢,是纯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成都市新都区的一份初三语文试卷引发了激烈讨论,该试卷中出现了一篇被指涉嫌美化侵华日军和侮辱八路军的文章——《杜鹃花落》。3月25日晚,成都市新都区通报称新都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对相关教研员及区教科院院长予以停职。3月26日,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教育局发布通告回应,该文作者已被免职。

官方的处理结果暂时如此,但有些朋友不买账,认为《杜鹃花落》只是角度奇葩了点儿,写作技巧失当,遣词造句弱了点,总之就是没有把握好,但不能说作者存在美化侵华日军和侮辱八路军的故意。

对此笔者在读了《杜鹃花落》原文之后有不同看法,这篇文章并不是作者身为文字工作者的功力问题,恰相反,作者功力不错,而且为了美化侵华日军并同时保护自己,在行文时挖空心思,用一些皮里阳秋,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混淆视听,但是其真正的用意就是美化侵华日军无疑。

有很多网友觉得,这篇文章是为了反战,甚至有人称,文章埋了一条暗线,日军的儿子是共产主义者。这说明作者费尽心机在文章中做的手段实在是蒙蔽了一些人的。

在此咱们就脱下这位来自岳飞老家的小学校长给文章盖上的羊皮,剖析一下他的真实用意。

首先,宣传这种事,肯定是不能太直白的,尤其是反动宣传,作者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安全,他肯定不会梗着脖子喊“侵华日军万岁”。

但只要心存歹意,那么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遮掩不住的。打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人面对杀父仇人不得不隐忍,但即使面带微笑对着仇人说话,你仔细听他的腔调,看他的眼神,那么还是能察觉出爱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说“听话要听音儿”,就是这个意思。

《杜鹃花落》中,提到日军的时候,从环境的描述,到内心的描写,再到遣词造句都极尽美化和温柔之能事。反之,提到八路军时,称之为共匪。

仅仅是这样,还可以用作者也许只是蠢,写作技巧差来解释,毕竟小说是第三人称语境,“共匪”是文中日军对八路军的称呼。甚至整篇文章的绝大部分也可以解释为是用日军视角来写,如此确实可以解释一些描写上的失当。

这也是作者行文的目的之一,他就是为了让人们这么觉得。

但其实最大的破绽就是标题,《杜鹃花落》,杜鹃花和杜鹃鸟在中国文化中是有独特涵义的——忠诚,思乡,哀愁。

这篇文章一言以蔽之,侵华日本人挂了,作者称之为杜鹃花落。

这就无法用写作的视角来解释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三视角,这是作者的第一视角,是上帝视角。

第三视角可以用来蒙蔽视听,但第一视角是骗不了人的。因为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作者最真实的感受,也就是作者试图真正传达的内容,这个已经很难用技巧不足来解释了。

在此我举例说明:

——客厅里婴儿在哭,就像充满希望的交响乐。

——客厅里婴儿在哭,就像窗外阴霾的天空一样压在心头。

《杜鹃花落》中,日军大佐吐在白衬衣上一滩血,作者形容为杜鹃花落。这用意还不够明显么?即使不知道杜鹃花有“忠诚,思乡,哀愁”的暗喻,正常人读到这里也会产生疑惑:把一个侵华日军吐血描述得这么唯美是要闹哪样?

是要闹哪样呢?就是为了夹带私货,为侵华日军洗地。这真的不是误会,以该文章遣词造句的水准而言,除此目的之外,实在是难以找到别的原因。

所以作者不是蠢,是纯纯的坏,是冒黑水儿的那种坏。这文章的性质,和丁汝昌投降图是一样的。

我们就是太讲法治了,才仅仅对这号坏蛋作撤职处理,依我看,这妥妥的叛国罪。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