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责险小测:这些误区你“踩坑”了几个?(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董责险在国内兴起,有如明星的一夜爆红,曾经有同业说“好像康美药业之后,突然大家就都知道董责险了”。但十余年的从业经历让我们意识到,有很多人对董责险仍属一知半解,甚至存在明显错误的认知,这或许对董责险这个已经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产品来说“有失公允”。在此,我们不会夸大它的效用,也不希望模糊它的价值,仅就几个常见的误区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公平地为董责险“正名”。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企业的核心管理者,需要这样客观、中立的专业意见,作为决策依据。

误区1:每张董责险保单都差不多

实际上,每家保险公司的董责险保单都差很多。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保险产品的名字一样,不同保险公司的条款内容估计差不多,选最便宜的最划算。董责险特殊之处在于: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名称都有细微差别,而条款的内容则差异巨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单写法

主流的写法可以大致概括为“舶来版”和“本土版”。“舶来版”主要根据国外保单翻译而来;“本土版”主要是根据国内市场自主研发而来,可以做个比喻:一个是外文机译版;一个是文言文版,唯一的共同点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阅读困难

承保责任范围与除外责任范围

首先,承保责任范围根据各保险公司的承保政策、客户经营指标和经纪人谈判的具体情况,在初始报价时就会有极大差距。并且,由于保单写法不同,这样的差距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难以察觉:“舶来版”属于按照英文的逻辑说中文,常常采用条款嵌套的方式,读者很难理解表述的真实含义;“本土版”属于按照绕口令的逻辑说中文,常常采用释义叠加的方式,读者很难把握实际可保范围。

批单(附加承保或附加除外)

每家保险公司都有向监管部门报备的专属批单库,所以A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的批单内容,B保险公司未必能够同样提供,即使标题相同,实际表述内容也可能大相径庭

上述差异项目,还不包括同一家保险公司对不同投保人,基于风险偏好的区别化对待,而出具条款不同的报价方案。

可想而知,如果需要比较不同保险公司保单的差异,基本有如比较世界名著与四大名著,完全属于不同维度,只是都叫做“名著”而已。

换言之,保险公司在董责险这个领域上,基本不属于同质化的产品竞争,竞争力看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条款与投保人的适配性

误区2:董责险的保费都差不多

根据2023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采购董责险的公告数据统计,费率最高的为3.5%,费率最低的0.05%,相差70倍

首先,投保人的财务情况、监管历史、所在行业、经营区域、子公司情况等因素,可能会对保险公司的首轮报价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谈判力度、采购方式、经纪人撮合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的二次报价调整力度上有所区别。当然,对于大多数在谈判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投保人,有可能在首轮报价阶段就被迫接受了,也就不存在议价的机会

其次,投保限额的多少,也是直接影响最终保费的重要因素,保少了则保障不足,保多了则保费成本难以承受,设置适合的投保限额也是经常令投保人头疼的问题。

误区3:董责险保不保都可以

从政策角度,国家提倡企业配置董责险,从实际经营角度,建议企业配置董责险,以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如果将商场比作战场,企业的管理层比作战士,那么董责险虽不是进攻武器,但一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防御盔甲。尤其是当一定比例的企业已经配置了这种盔甲时,缺少这道风险防火墙的企业,很可能面临竞争劣势

做一个不恰当的假设,如果董责险无需付费,企业会不会追捧呢?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追捧,那原因一定是,在剔除价格影响后,产品价值被更加明确地凸显,且变成了影响采购决策的唯一因素。毕竟没有好处和价值的东西,即便是免费的,大概率也无人问津。

所以我们判断,部分企业“婉拒”董责险的原因,核心在于保费没有让企业觉得“值得”,而并非产品没有让企业觉得“值得”。

上篇小结

消除误区,并避免误区导致的经营成本与风险正是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的意义所在。在容错率为零的企业运营中,企业遭受的损失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此,我们更希望利用专业经验,为企业护航前行,规避风险。

除了本文中的三大误区外,市场关于董责险的错误理解还有哪些?

各位看官,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