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入主后,中国通商集团连续九年盈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收入3.52亿港元,同比增长34.1%。近日,港股企业中国通商集团发布了2019年全年业绩(未经审核)。

中国通商集团的控股股东是卓尔控股,实际控制人是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卓尔控股于2011年入主中国通商集团。

这也是在成为卓尔控股“一员”后,中国通商集团收入连续第九年实现正增长。

进入2020年,中国通商集团会有哪些不一样?4月7日,在中国通商集团武汉总部,支点财经记者专访了中国通商集团执行董事兼CEO谢炳木。

从亏损到连续多年盈利

时间回到2011年。

那时,已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中国通商集团,名称还是“中国基建港口”,主要从事港口兴建及运营业务,投资建设并运营着武汉阳逻港一期,除服务湖北货物外,还为湖南、贵州、重庆、四川、山西、河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转运货物提供服务。

彼时,卓尔控股也发展得如鱼得水。当年7月,卓尔控股旗下卓尔发展(如今的卓尔智联)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小编推荐 卓尔控股:拥抱产业互联网)

同年10月,为加强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汉口北”)在港口、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竞争力,卓尔控股通过旗下公司出资4.27亿元,溢价62.9%收购中国基建港口75%的股权,成为中国基建港口的控股股东。

当时的中国基建港口,业绩并不好。从2005年上市到2010年,累计亏损超6000万港元。

不过,阎志认为这次收购值得溢价。他当时接受采访时说,“收购中国基建港口,主要是为了与商贸批发主业相辅相成。汉口北是交易平台,港口是物流平台。利用这两大平台,卓尔控股可以打造中国最大的商贸物流体系。”

中国基建港口与汉口北的协同效应,当年就开始显现。阳逻港一期的集装箱吞吐量及盈利能力均有所增长。

卓尔控股入主中国基建港口的前一年,阳逻港一期集装箱年吞吐量不到30万标箱,年收入为0.57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293万港元。2011年,这三项数据分别为30万标箱、0.98亿港元、92.3万港元。

此后,中国基建港口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业务模式由提供传统的集装箱、散货和件杂货装卸及仓储等港口码头服务,扩展至从事港口建设及运营、港口及仓库租赁、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等为一体的临港综合服务。

同时,中国基建港口还投资兴建了多个新码头:总投资3亿元,比邻武汉阳逻港一期的通用港口,于2015年建成运营;与武汉阳逻港一期相距不过百里,匹配武汉汉南区汽车产业的汉南港一期,也已建成投入运营。

不仅如此,中国基建港口还抢抓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跳出武汉在湖北汉江流域的荆门,布局了沙洋港和石牌港,形成了汉江、长江两江联运模式,通过协同作用扩大市场份额。

一系列举措下,中国基建港口驶入了“快车道”。2018年1月,它从港交所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同年8月,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通商集团,定位围绕大通商、大物流、大贸易、大基建的格局,面向全球市场发展。

其间,中国通商集团的收入和股东应占溢利持续增长。2018年,两项数据分别为2.63亿港元和0.71亿港元。

大基建项目成为新增长点

2019年,中国通商集团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现收入3.52亿港元,同比增长34.1%。

收入的持续增长,背后有着集装箱处理、储存及码头服务的支撑。去年,中国通商集团的集装箱吞吐量约为61.2万标箱,同比增长3.2%,带动相关收入增长超过1000万港元。

不过,对收入贡献较大的是一项新业务,即2019年才开展的建设服务。去年,这项新业务为中国通商集团带来了1.26亿港元的收入,占年度总收入的35.9%。

中国通商集团的建设服务,主要从事承接建设项目业务。中国通商集团认为,这项业务可使集团业务多元化,并开拓建设工程行业新商机。

事实的确如此。去年,中国通商集团在湖北黄冈市罗田县、孝感市杨店镇就有2个工程类项目。

今年的大基建项目也值得期待。中国通商集团披露,旗下承接建设项目业务的公司,正商议担任湖北省市政建设项目总承建商,就各种建设工程,包括住宅结构、商业结构及戏台等提供建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通商集团的业务收入并非全部都是正增长。其中,综合物流服务收入减少0.21亿港元,港口及仓库租赁收入减少0.26亿港元,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收入减少408万港元。

相对来说,这些业务的毛利率比建设业务高。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东应占溢利。去年,中国通商集团的股东应占溢利为0.33亿港元,同比下降57.3%。

此外,为保障集装箱吞吐业务增长,中国通商集团还下调了服务费率,与相邻竞争港口服务费率一致,这也稀释了股东应占溢利。

中国通商集团披露的信息显示,为应对相邻港口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2019年本地每标箱货物平均费用,从260港元降到了238港元;转运每标箱货物平均费用,从55港元降到了44港元。

将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

即便如此,中国通商集团的主战场——集装箱吞吐量在武汉的市场占有率,也有所下降,从40.7%下降到了38%。

事实上,中国通商集团多年来饱受相邻港口持续削价竞争压力。比如,它最为主要的武汉阳逻港一期,旁边还有其他主体建设的阳逻港二期和三期。更不用说武汉市内,还有武汉港、经开港、沌口港等多个港口。

中国通商集团正在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今年1月21日,中国通商集团与武汉经开港签订了为期8年的合作协议。根据约定,中国通商集团将全面托管武汉经开港,并与武汉阳逻港一期实行一体化经营。

武汉经开港位于武汉阳逻港一期的上游,年集装箱吞吐量能力50万标箱。中国通商集团表示,双方合作可将武汉阳逻港一期的部分功能前置到上游。

双方合作之前,武汉经开港腹地的集装箱运输货物是由武汉阳逻港一期或其他竞争港口负责处理。双方合作之后,武汉经开港腹地客户可透过水路运输,而非运费较昂贵的陆运方式,将相关货物转运到武汉阳逻港一期,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武汉阳逻港一期现有大量的集装箱货源,属于武汉经开港腹地范围。双方合作之后,武汉经开港所有集装箱货物,一概由武汉阳逻港一期负责处理。如此有利于共同保留现有客户,以及开拓位于长江上游的新客户,并减少恶性竞争。

中国通商集团还表示,为避免港口间恶性竞争,集团希望继续扩展现有港口的货运腹地,从而打造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物流体系,以及国内领先的临港物流生态圈。

“总的来说,我们有信心将市场做得更好。”谢炳木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未来我们也会加速转型升级,让集团在通商港务的核心业务基础之上,将相关产业链条加粗加长。”

那么,2020年,中国通商集团会有哪些新动作?请看支点财经记者与谢炳木的独家对话。

专访谢炳木:合作共赢做大市场

谢炳木是中国通商集团元老级人物。

早在2003年,谢炳木就加入到了中国通商集团。当时,他在中国通商集团旗下的武汉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负责还处于建设中的阳逻港一期相关事务。

在此之前,谢炳木曾在多家国际港口及码头公司工作多年,在港口及集装箱码头业务领域经验丰富。

2004年,阳逻港一期开港运营。谢炳木作为“操舵手”,负责阳逻港一期相关业务。他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新主”卓尔控股的认可。

卓尔控股入主中国通商集团不到三年,谢炳木被提升为中国通商集团执行董事兼CEO。

2020年,是卓尔控股入主中国通商集团的第十个年头,谢炳木又将交出怎样的成绩?

信心比黄金重要

支点财经: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谢炳木:影响肯定有,这是普遍现实状况。公开信息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有较大影响,运输量整体可能会下降15%-20%。

不过,在疫情期间,我们并没有完全停工。1月23日,公司接到武汉市港航局和武汉市商务局通知,告知我们在武汉经营的武汉阳逻港一期和通用港口,被列为卸载防疫物资的主要港口。

为积极配合武汉当地政府并支持防疫工作,公司港口的物流及运输服务、货物处理及仓库服务,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都在运营。其中,1月23日-3月20日,阳逻港一期共完成船舶集装箱装卸作业2.72万标箱,涉及医疗用品、救护车汽车配件、精密检测仪器、大米粮食、饲料、卷钢、电缆等物资。

支点财经: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公司的相关业务是否已经恢复正常?

谢炳木:2月份以来,为确保防疫物资以及内外贸货物及时运输,经过各地防疫指挥部批准,集团其他几个港口也已相继恢复运营。同时,为了共同战“疫”,针对疫情期间运输的货物,集团做到了运费不涨价,码头堆存费全免。

目前,集团几个港口的业务都在正常进行。不过,要想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可能还得一段时间。集团统计的数据显示,2月业务量仅有去年同期1/4水平,3月业务量上升到了去年同期的1/3。进入4月以来,已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1/2。

整体形势在不断向好。所谓信心比黄金重要,越是困难情况下,越不能怨天尤人,更应该主动出击和作为,把服务做好,把市场做大。

支点财经:具体到公司业务层面,如何把服务做好,把市场做大?

谢炳木:合作共赢是一个方向。去年,集团与武汉经开港达成了合作,集团将运用管理资源等优势,对武汉经开港进行为期8年的托管。更重要的是,合作可以让双方客户享受到性价比更高、更优质的服务。

这是因为双方港口各位于武汉东西两个方位,客户中都有从对方港口转运的需求。没有达成一体化运营之前,大家都是各自为政。

比如,武汉经开港的货物运往阳逻港一期时,之前都是通过拖车陆运到这里,运费成本相对较高。一体化运营之后,可以打通这两个港口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水上巴士”船舶短距离运输到阳逻港一期集并,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我们计算的结果是,一个标箱平均可降200元。如此既有利于共同保留现有客户,也有利开拓新客户,并减少恶性竞争。

支点财经:未来,合作共赢的方式是否会有更多拓展计划?

谢炳木:是的,我们希望在长江流域物流节点还能有更多合作,并已谋划进入沿海和海外寻求合作,这样能更加完善我们的通商港务生态圈。

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通了武汉阳逻港-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快航,实现了湖北内陆口岸与国际枢纽港的无缝对接。后期又相继开通了“卢汉台”近洋航线,以及武汉-东盟、武汉-韩国等航线。

去年11月28日开通的武汉-日本国际直航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果能够将通商港务生态圈扩大,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定下双百亿目标

支点财经:经过多年发展和转型升级后,公司的业务已经不仅仅只有通商港务。

谢炳木:的确如此,2018年我们从港交所创业板转到主板上市后,集团名称也从中国基建港口,变更为中国通商集团。之所以变更为中国通商集团,是希望围绕大通商、大物流、大贸易、大基建的定位,发展通商港务、通商贸易、通商投资、通商建设、通商能源五大业务板块。其中,通商港务是核心,其他业务板块是在其基础上的延伸与拓展。

支点财经:这些业务板块目前发展情况如何?今年又有哪些发展计划?

谢炳木:目前,这些业务板块有的已经步入正轨,有的会在今年落地。

譬如,通商贸易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及贸易业务,涉及临港加工贸易等,去年有0.2亿港元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5.7%。我们计划继续完善相关业务,增加供应链金融服务。因为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客户都有资金需求。

通商投资方面,是指深化港产城开发。港口要发展,就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产业发展背后也需要城市配套作支撑。早些年做港口业务就只是把目光盯在港口上,现在是港口、产业园区、城市配套融合发展。汉南港二期、沙洋港、石牌港都是如此,目前也产生了一定收益,后期港产城融合会更加完善。同时,我们拟在东南亚地区布局港产城融合发展项目,力求与中国形成资源互补的港产城发展新业态,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

通商建设方面,是从港口建设向外延伸,布局城市基础建设服务。去年,这一业务已产生1.26亿港元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达35.9%。今年会继续在这方面发力,使之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通商能源方面,主要是希望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布局,今年会有具体项目落地。涉足该领域的背景是“气化长江”战略,也就是说未来的船舶动力,要从柴油转为液化天然气。因此,我们计划在长江流域、汉江流域等地,建设液化天然气加气站。集团已与湖北省港航管理局订立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湖北建造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及液化天然气加气站。

此外,我们还计划涉足生态环保科技,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城镇地区,进行无害化固体废弃物处理资源再生的投融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零污染”,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推动无废城市产业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和投资环境。从长远来看,这也会给公司带来回报。

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计划用3-5年的时间,使集团能够迈进“双百亿”阵营,即百亿营收和百亿市值。

支点财经:对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目标会不会定太高了?

谢炳木:如果几大业务板块是割裂的,那么达成目标的难度肯定会很大。现在我们的五大业务板块有机融合在一起,各个板块都能互相带动发展,产业链条在不断加粗加长,可以起到滚雪球效应。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

记者丨林楠

编辑丨何辉 吴玲

【小编推荐↓↓↓】襄阳高鹏矿业成“仙”

【小编推荐↓↓↓】湖北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大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