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零后”上市公司展露主角光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重磅发布】

2019年度“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评选结果出来啦

湖北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竞争力指数总榜

纵观近年业绩状况,湖北116家上市公司在发展韧性、结构优化、新动能等方面呈现出不少亮点。尤其在2010年之后,涌现出多家优秀公司。

首届“湖北上市公司竞争力指数总榜”TOP10企业,有4家是2010年后上市,3家是2015年后上市的。

在指数编撰过程中,支点财经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公司存在阶段性经营困难,有的公司则存在规范运作风险。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湖北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趋势正在形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看上市时间:“一零后”成绩亮眼

1990年11月,中国大冶有色金属成为湖北首个在港上市的公司。1992年11月,鄂武商A登陆深交所,成为湖北首家A股上市公司。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湖北共有A、B股上市企业102家,港交所上市企业14家,合计116家。

从上市时间来看,1990-1999年湖北首发上市企业数量达43家,2000-2009年达26家,2010-2018年为47家。

值得注意的是,竞争力指数TOP10上市公司中有4家企业是在2010年之后上市的,分别是$长飞光纤(SH601869)$$东阳光药(01558)$$锐科激光(SZ300747)$九州通。其中,有三家在2015年之后上市。

看区域:湖北新增上市公司数、科创板申请获受理企业数中部第一

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可谓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仅从A股上市数量看,截至5月15日,3612家公司中广东(577家)、浙江(421家)、江苏(407家)的上市公司数量稳坐前三,湖北则居全国第10位。

在中部地区,湖北与湖南、安徽、河南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各地非常重视、支持企业的IPO,并且推出各种奖励举措。

去年初,湖北提出力争到2022年末,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该省境内外各类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0家左右,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并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纳入市、州、县政府和省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目前看来,湖北的“上市倍增计划”成效初显,2018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5家,2019年科创板受理企业4家,均位列中部地区第一。

看市值:峰值为“20年36倍”

市值是上市公司的独有评估指标,被看作是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程度。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湖北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前三的是电子业、通信业和非银金融业。

若以近20年来市值增速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实现10倍以上增幅的企业有9家,最高的达36倍以上。

当然,企业市值增长除与经营状况相关外,还与定向增发、借壳重组等其他因素相关。

譬如因连续3年亏损,于2007年被暂停上市的上市公司ST天颐在2008年被位于厦门的三安集团借壳,并最终更名为“三安光电”。

如此一来,该公司主营业务由化工变身为LED,生产基地从荆州变成厦门,市值则由2008年7月8日的34亿元一路增至如今的400多亿元。

看行业类型:传统行业获利占三成

从行业分类看,这些公司涵盖23个行业,数量最多的行业依次为电子、医药生物、通信及化工。

2018年,这116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9563.68亿元。其中,营收最高的是医药生物、汽车和建筑装饰行业。

这些公司2018年近九成盈利,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72.12亿元,其中建筑装饰业、建筑材料业、化工业这三个传统行业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8.76亿元,占湖北上市公司总额的三成。

看龙头股:潜力尚有待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从湖北上市公司竞争力TOP10的行业分类看,医药生物占3家、电子行业2家、通信行业1家、化工行业1家、非银金融1家、建筑材料1家、建筑装饰1家。

单纯从数量上看,医药生物、建筑装饰的上市公司企业最具“含金量”——前者每四家企业便诞生了一家TOP10,后者总共只有两家上市公司,就有一家进入TOP10。

从各行业龙头股来看,湖北电子行业代表企业为三安光电医药生物行业代表企业为九州通,通信行业代表企业则为烽火通信

这三家企业非常优秀,但与三大行业的国内龙头企业海康威视上海医药中兴通讯等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以通信行业为例,截至7月23日收盘,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市值分别为1323.62亿元、307.95亿元,营收、利润规模差距亦十分明显,有较大追赶空间。

看区域分布:“壳”公司成绩亮眼

除前文提及的三安光电外,还有三家TOP10企业为注册地在湖北,但主营业务大都不在湖北的“壳”公司,分别是天茂集团安道麦A济川药业

譬如,指数排名第一的天茂集团前身是总部位于湖北荆门的中天股份,1996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00年,该公司股票更名为百科药业。直到2006年,新理益成为百科药业第一大股东后,公司股票才更名为天茂集团。

2018年,天茂集团保险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其保险业务则主要由集团旗下国华人寿进行,而国华人寿总部并不在湖北,而是位于上海。

无独有偶,如今排名第二的安道麦A与湖北的关联程度也不高。

安道麦A前身为沙隆达A,于1993年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首支农药股。从2011年开始,其控股股东中国化工集团陆续收购了国际农药巨头Adama100%股份,并将Adama注入沙隆达之中。

2019年年初,沙隆达A更名为安道麦A。重组后,该公司营收、利润、资产规模迅速提升,而海外也成为其业务布局的重点区域。

与之类似,济川药业也是借壳湖北公司洪城股份,从而实现上市。

当然,将运营得不太好的上市公司资产加以出售或调整,对壳公司股东、当地政府都是件好事。正因这些运作,目前湖北上市公司才会如此亮眼。

看合法合规:信披质量还需提升

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必然是透明、公平、法治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合法合规是最基本的要素。

支点财经根据Choice及公开资料统计,去年*ST高升、*ST凡谷在内的二十多家湖北上市公司发布了52项处罚、处分公告。

给出处分的监管层涉及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鄂州市环境保护局、栖霞市环境保护局等,处分类型包括公开批评、公开谴责、公开处罚、监管措施、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

涉及行业包括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电子设备半导体材料、证券、医药生物、信息技术、轻工制造、农林牧渔养殖、文化传媒等领域。

从违法违规事项看,52项公告中有40次与信批相关,涉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甚至隐瞒、虚假披露的问题。由此可见,信批规范值得重点关注。

那么,如何提升信披质量?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向支点财经表示,监管层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投资者应独立投资、理性分辨,企业则要完善公司治理流程。

“如果企业隐瞒披露甚至刻意造假,那严谨程度一定很高,监管层、投资者发掘难度会很大。因此,企业才是根源所在。”李大霄说。

此外,支点财经曾参加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信批规范的企业往往由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层出席与投资者交流,并设置提问问题。但某些上市公司在出席管理人员层级、流程设计方面则存在不严谨、不合理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对披露充分和保留商业秘密之间如何找到平衡,不少企业也确实充满了困惑。譬如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信息如披露过多、过细,竞争对手很容易捕捉跟进,可能对企业不利。

要解决这一点,尚需资本市场各方不断磨合。

END

记者丨张帆 蒋李

编辑丨吴玲

出品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支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