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感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对股票市场的个人看法

我认为股票市场的特点是波动。每天都有很多交易,这些交易带来了公司市值的上下波动,但对于企业来说,一两天、一两周的波动改变不了企业运行的本质。有人希望借助于短期的波动来获取收益,但这样做给投资增大了难度,因为他需要去预测所有人对于明天股市的态度,但市场的态度变换非常快,这无疑是自找麻烦。而波动可以利用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市场的波动,给投资者提供了市值低于其公司内在价值买入的机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其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的风险偏好和市场参与者的理性程度。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在一个通货膨胀相对温和,市场相对繁荣的时候,资金相对充裕时,会放大其风险偏好,带来的效果是PE的提升远大于每股盈利的提升,但当以上的条件都反转时,在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中,人们往往对未来持悲观的态度,导致PE大幅降低,再加上A股市场散户占比较多,从众心理作祟,导致了大幅度的抛售。带来了相对便宜的买入价格。

所以,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更多的是忽略,而将精力研究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研究上,在市场悲观的时候,买入持有的其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二、我们应该怎么着手去研究企业

对于公司的思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其财务报表,对于财务报表的分析,离不开对企业的理解,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企业。其一,在这个自由市场下,从事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有相对应的利润率,比如汽车制造业从上游的钢铁企业,到零部件企业,到整车装配企业,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利润分配,是技术壁垒,是资本壁垒还是资源壁垒。其二,我们对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产生的过程需要有一个了解,从赤水河的水到茅台酒,这其中的增值过程,恰恰可以看出企业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在其中赋予的价值是否容易被替代,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大部分深加工的企业利润要高于原料提供的企业。其三、对于自由现金流的辨别,现金流始于融资,经过投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后产生回款,需要投资人认真去研究,很多企业常年融资,如果不是为了扩充规模,那么这样的企业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需要回避的。

三、我对股票市场风险的理解

在有一些公众号文章中,对于持有股票和债券的比例会用100-当前年龄这个公式来确定,如果一个年轻人20岁,那么就应该持有80%的股票,20%的债券。这种做法可能会忽略掉了投资者本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投资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与个人资产状况,工作,家庭情况和对资本市场的认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在资产配置的解释上,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给出的答案非常贴切,一个年过古稀,有着存款百万的老人,没有收入来源;一个正直事业巅峰40岁的牙医,年收入50万左右;一个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20岁小青年,无存款且每月只有五千块工资。这三类人应该怎么进行他们的资产配置呢?第一、有着存款百万的老人,他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可能比大多数人要低,老人除了给自己安排老年生活的开支,可能还需要将这笔钱尽可能的增值,给后辈留下更多的财富。但这一笔不小的存款为了稳妥起见应该全部投入债券资产吗?这样做的很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债券的收益率必然会随着通货膨胀渐渐失去吸引力,即使股票资产有着更大的波动,他也应该配置不超过20%左右的权益类资产,在这上面的选择可以是大盘指数基金。第二、事业巅峰的牙医,是否应该把半数以上的资产配置在股票上?事实上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非常精通,但可能花时间去研究股票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牙医技术的提升上,市值的大幅波动可能对他不合适的,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本职工作。就小年轻而言,是否应该把80%的钱投在股票上?我认为其日后需要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而大笔的投入股市可能会严重影响他的经济状况,所以我们给的建议是应该注重债券的投资。

所以,仅靠简单的公式并不能帮我们做好资产分配。最重要的还是个人风险的承受范围。以及耐心,约束和渴望学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