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思有财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8喜欢:3
@Webb 那天你提醒了我,又到了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了,普京很有点英雄相。

热门回复

看你也像是读过些书的,但这话说的可是有失水准。

       道家“小国寡民”的理想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已经在两千多年的物竞天择中被证伪了。儒家的确讲“和而不同”,但孔子还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儒家文化从来都是有着明确的边界的。生命本身就是狭隘的,任何生命都不可能没有边界。

       西方曾产生过很多伟大的国家,一个个都曾经强悍无比,创造过辉煌的文化。但是,这些帝国最后都散落在历史的尘埃中不是灰飞烟灭就是销声匿迹,唯有始终屹立东方的中国与众不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文明伪装成了国家的存在。”我们是伪装成一个国家吗?显然不是!是我们文明中明确地包含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终是一家人”的认知和记忆。无论这份记忆有多痛苦,它绝不是“一个盲目的、追求一个虚的、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东西,它就是中华文明的生命,它的“大多数人”并不是按照某一代人去定义的,其中每一代人都背负了祖先的荣耀。

        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正如你所说,中国人选择了痛苦的文化延续。有多痛苦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思考如何让人们过的好一点、不盲目追求一个虚的,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秦丞相却遭到了万世的唾骂,而为人民带来战争和痛苦的岳飞却成为了民族英雄。没错,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反对这个文化的就是我们的敌人!它的逻辑基于的是对"多数人"这个概念的认知,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在中华文化中,这个多数人是要包括列祖列宗的!对于中国人来讲,让列祖列宗蒙羞的事情,哪怕自己再快乐,那也不是幸福!秦桧不论是为当时的南宋寻求苟且的人们带来了多大的幸福,都是无法被列祖列宗原谅的!而这种教育的传承的结果,就是无法被后世子孙所原谅。相反,当后世子孙夸赞秦桧而贬低岳飞的时候,说明,当代的教育已经将中华文明的延续推到了危险的边缘。放弃痛苦的文化延续,选择的便是安乐死。

       一个面对外来的威胁选择苟且的文化是走不远的,更不可能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文明。我对欧洲历史了解的少,但我知道克里特人、爱奥尼亚人、亚该亚人、多利亚人、马其顿人面对强大的外敌都先后选择了苟且,选择了安乐死,但直到马其顿帝国,他们还都自认为是希腊人。而当希腊文明和闪族文明被罗马人安乐死之后,罗马人皈依了希腊文写的《新约》。在罗马人的努力之下,之后所形成的基督教文明的自我认知边界,始终是含混不清的,而当日耳曼人对罗马人实施了安乐死之后,他们的文化,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和东方的中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不可能照搬他们的文化。

        佛陀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的。事实并非如此。生命,或者说自我认知,不过是一连串记忆,这份记忆便是唯一属于“我”的,并且对“我”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边界。没有记忆的动物只是行尸走肉。如果可以把一个人的全部记忆格式化,将一条狗的记忆复制过去,那么它旧有的边界便丧失了,新的自我认知便与那条狗无二,但是随着之后的际遇不同,所产生的新的记忆不同,他便会与那条狗的自我认知产生区分,但无论如何他再也不是原来那个生命,那个生命已经死了!这与“今日的我,不再是昨日的我”是完全不同的改变,因为它不仅增加了记忆,还删除了记忆,抹除了旧有的边界。同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命也是一连串记忆,称为文化记忆。这种记忆是不可能靠基因传承的,也不可能像硬盘一样拷贝过去,所以要靠教育,否则它不仅会增加记忆,还会删除记忆。故而如果没有教育,没有文化,国家、民族、文明随时都会失去生命。

有财兄是骨子里的响当当的中国人~[很赞]

非常认同你的这个观点:“尽管喜欢研究了一些历史知识,但是于儒释道这些思想,只知皮毛,核心思想一概不知。”所以才会有什么“礼乐之邦”的这种表象的看法。“礼崩乐坏”这个词,这份记忆之所以留传到今天,人们耳熟能详,大多数人都还是知道的,说的并不是仪式这些表象的东西。这说明儒家思想既不是“又有几人知”,也非如你所说的那么迂腐。

教育确实非常重要,这一点你们说的一点都没错!如果没有教育,没有文化,根本都不知道华夏文化是什么,怎么可能有文化的价值认同呢?不仅是现代,也不仅是中国,价值来自于效用,效用就是欲望的满足。如果阉割掉了欲望,哪里还有价值和生命呢?但是如果欲望过度膨胀,这个世界的矛盾又将完全无法调和,所以儒家提出了“中庸”,就是道家所说的“道”;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处理生命主体间各自的物质边界问题;提出了“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划定文化边界;提出了“格物致知”、“择善固执”的方法论。。。这些都是“礼”呀!你以为礼只是仪式吗?至于礼与文化边界孰轻孰重,《论语》中对管仲的评价使这个问题极为清晰: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然而就是这个不成器、不知节俭、还极不知礼,可以说把我们的中华美德都丢光了的管仲,孔子却力排众议,授予了它儒家最高等级的评价:“仁”!理由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一匡天下”不用多解释了吧?用现在的话,叫祖国统一。这里所说的“被发左衽”并不是指服饰的改变,而是与“非其鬼而祭之“代指的同样的东西,就是丢了自己的祖宗。说明在孔子看来,和祖国不能统一、丢了祖宗相比,什么礼呀、俭呀、器呀,什么都不是了!

还有两个人从孔子那里获得了“仁”的美誉,他们就是伯夷、叔齐,就是因为推让君位,争着出逃,做周礼的那位周公的哥哥武王伐纣的时候,两个人拉着武王的马不让走,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一起饿死在了首阳山。这样看来,这个“仁”字,孔子给的,很有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味道。所以有人说孔子迂腐,满脑子只有“神乐”,我是极不认同的。

一切历史表象背后都是文化的基因,如果将两者割裂的看待,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正如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管是对是错,其影响 力之大总要超过常人的理解。事实上统治世界的就是这些思想。讲求实际的人自以为不受任何理性的影响,实际上都往往成了某个已 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狂人掌权,自以为受命于天,实际上他们的狂 想却往往取自数年前某个学者的思想。我确信,人们过分夸大了既 得利益的力量,实际上它并不比思想逐渐渗透的力量来得大,当然 这样说并不是指马上,而是指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因为在经济和政 治哲学领域,能在25岁或30岁以后接受新理论者毕竟不多。因此 公务员,政客,甚至煽动者当前所应用的那些理论不可能是最新的。然而无论是好还是坏,真正危险的不是即得利益,迟早还是思想。”

思想会遗传吗?不会,它只会通过教育传播,形成文化,文化的记忆经过历史的检验,物竞天择的结果,大部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生命,活下来的形成文明。生命边界的记忆,其价值仅仅在于维持生命,当生命失去边界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存在了。生命是狭隘的,因为它始终需要清晰的边界。效用也是如此。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里的“人”应该是人类,而不是每一个个人,否则一个人一个尺度,万物便有了无数尺度,效用便有了无数的边界。故而如果你觉得生命没有价值,那么生命边界自然也就没有价值。但是,别人仍旧会觉得生命是有价值的,仍旧会全力维护这个生命的边界,保持欲望,拒绝“躺平”,只有这样,文明才能延续,人类才是延续。这也就是为什么,自人类出现以来,活下来的人和已经死去的人相比,数量完全微不足道,但人类并没有因此灭绝的原因。尽管在你看来与悠闲的行尸走肉相比,那很痛苦,很自不量力,但是仍旧有人,在为此而努力和坚持。

孔子讲:“中庸其至矣呼!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不是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才有人觉得“又有几人知”,从来都是如此!孔子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在《择善固执》中解读这句话时,认为这是孔子对现实状况的感慨,而不是追求的目标。因为显而易见,现实就已经如此了,把它订为目标还有什么意义吗?但是即使如此,儒家文化以及在其同化下的其他诸子百家的文化,至今仍展现着其青春般的活力,说明它经受起了时间的检验。正如孟子所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孔子的思想,其生命力在于它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的。


说到唯物主义的问题,你应该能看出来,对“唯物主义”的理解我与你是不同的,首先那不是价值观,而是世界观。否则的话,如果消灭人类就可以拯救万物的话,你打算怎么体现你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呢?另外,我在《货币价值》中论述了价值这个概念,价值就是效用,但迄今为止的唯物主义者们并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不敢认为效用是物质的。但是我不一样,我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货币价值》中没有就这个问题展开,在这里我也不打算展开,因为展开了,会很麻烦。

总有人放弃抵抗选择安乐死,但是抵抗的那些人才是文明的脊梁。若是人类终有一日跨入宇宙,那么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才是第一位的,在此之外,都是细枝末节,伟大的人终究伟大

2022-03-11 22:02

有财兄说的我直拍大腿。。。

道家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
儒家讲究“和而不同”,允许不同文化,不同信仰共生。
“中央集权”一直是法家的追求。而且法家不允许异类信仰,异类文化存在。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之后,中国一直有统一的文化。但是,这种文化的延续是建立在很多人的痛苦之上的。历史已经这样了,我们在承认历史的同时,要思考如何让人们过的好一点。不要盲目为了追求一个虚的,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

统一,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法,实际上也是无所在对错的,并不一定必然正确,认为必然正确,只是教育和文化的结果

雪球吗,我已经用了十几年了,算是它最早的一批用户。十几年,从来如此,发一篇文章,喷子们一看,通篇就两三个字儿认识,文章说的什么完全看不懂,但没关系,就着这二三个字儿 ,先喷它两毛钱的!小秘书一看,通篇就两三个字儿认识,文章说的什么完全看不懂,但没关系,就着这二三个字儿,把帖子删了再说!所以还是那个问题,没文化,太可怕!

2022-03-12 10:11

记得看过李胜峰(台湾新民党)演讲说,中国具有民族历史责任感,(对台问题)不只是此刻输赢,而是要对历史有交代

是的,认为必然正确,只是教育和文化的结果。如果没有教育和文化,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