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要回避的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43喜欢:59

国九条是重建市场,既然是重建,那么就有需要推倒的就建筑。

分红,本质上是检验公司经营造血能力的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依靠融资、造财务数据的公司就较难有持续性。也就是分红标准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行为基准。

提高上市的盈利要求也是避免一些公司为了上市套现而凑财务、凑业务组合上市,花费1个亿成本上市,而后获得10亿以上的融资和10亿以上的套现,肯定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而如果把融资成本推高2个亿,那么就有很多没有资金实力的公司从成本考虑和成功率角度考量,而谨慎,至少要三年后“某些精英又找到了规则的漏洞”,大规模劣质修饰化妆公司又会批量出现。

国九条,对资金的驱赶作用。

有利的:现金流好的行业(消费),分红积极的行业(银行、电信),国企。国九条从财务角度来讲,有利于经营现金流好的,利空于投资性现金流依赖的行业。

交易资金会选择有持续性保障的 经营性现金流好的行业。

不利的: 依靠融资生存的行业和公司。 前期融资需求大的行业——光伏、锂电、创新医药、医美、房地产、汽车配件。有没有发现这都是券商参与定增多、券商研究所报告最多的行业。

纪委进场金融的券商、保险、证监,动荡是未来一两年的主基调。老鼠要跑,动静很大。

2024-04-18 11:09:08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回避的行业】

【一】产能过剩+ 资本套现需求:

1.光伏产能过剩并且前几年融资过多,

2.锂电行业已经明显产能利用率下降,融资次数过多,需要减持套现的规模大。

【二】信息过热 +资本套现定出了套现需求:

1.浪潮信息在2023年已经明确了它的减持需求和减持价格,已经到了它的顶部。

2.昆仑万维在2023年一季度也用离婚的方式,明确了套现需求;历史减持套现规模也非常大;

3.科大讯飞董事长也减持套现资金,用于偿还他以前借钱定增的资金,结构已经非常散户化了;

【三】无实控人 +高管高薪水:

1.万科,万科除了行业不行,最重要的是已经没有实控人,高管拿高工资,经营过程中可以做各种推高公司经营成本的事情来中饱私囊;目前可知的就是控制供应链搞高利贷。

2.药明康德,高管集体套现了550亿了,并且港股800亿,已经清仓式减持套现了,出问题只是时间,什么时候暴露出来。

3.中国平安。中国平安采取的掏空方式是利用子公司的通道。不具体阐述。

4.隆基绿能,原则上是有实控人的,但是二股东套现几百亿后,持股结构散户化。

5.三一重工,三一重工是有实控人的,但是三一重工做了一个“供应链金融”,就是贷款给购买三一产品的人,让他们慢慢还钱。这个好像是能够增加公司收入,但存在极大收不回尾款的情况。工程项目进度需要钱,目前很多工程发不出工资,基本拖欠。

$沪深300(CSI000300)$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4月22日增加

任何概念、任何交易策略,如果在前一段 时间很赚钱,那么一定要远离。

2018到2020年公募基金做行业龙头和板块很赚钱,2021年开始公募基金出借持股,融券借出股份,于是后面两年该方法跌去三分之二;

2020开始指数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3年变成公募私募必配产品,于是后面就出现了股灾式踩踏;

成长策略很赚钱之后,就不要做成长策略了,一定会遇到增量资金的天花板;

涨停板策略很赚钱之后,就不要做涨停板了,击鼓传花式不过是养猪派的惯用手法;

量化策略也只在前期有效,后期必然进入到互相博弈阶段,踩踏也必然出现。

板块也如此,

算力概念人尽皆知之后就变成了“算计”;

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本身不具备产业规模容量的概念,在几周甚至几天后就会完成击鼓传花的结束;

经营性现金流好的行业,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有几年了)没有热度了,在高标准的监管机制下,就会成为新的认知增量区域。

全部讨论

现在全网几乎都在吹高分红高股息

04-19 03:41

我怎么觉得恰恰相反高分红涨了这么多年以前不让散户在低位买点?不多说了要被删了

好笑,银行券商保险不融资了?它们一融资就是近百亿

不缺这条那条的,花瓶,没用

04-19 12:24

今天我看AI修复,谁赞成谁反对!不是不看新方向,就目前来看,没有一个题材能代替人工智能,只要鸿博和拓维没有双双被按在地板上摩擦,我就不看退潮

感觉莫名其妙去海外上市的,都是想套现走人的

都在跑路

04-18 23:05

排雷

04-18 22:35

有意思,要关注

04-22 23:06

任何概念、任何交易策略,如果在前一段 时间很赚钱,那么一定要远离。
2018到2020年公募基金做行业龙头和板块很赚钱,2021年开始公募基金出借持股,融券借出股份,于是后面两年该方法跌去三分之二;
2020开始指数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3年变成公募私募必配产品,于是后面就出现了股灾式踩踏;
成长策略很赚钱之后,就不要做成长策略了,一定会遇到增量资金的天花板;
涨停板策略很赚钱之后,就不要做涨停板了,击鼓传花式不过是养猪派的惯用手法;
量化策略也只在前期有效,后期必然进入到互相博弈阶段,踩踏也必然出现。
板块也如此,
算力概念人尽皆知之后就变成了“算计”;
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本身不具备产业规模容量的概念,在几周甚至几天后就会完成击鼓传花的结束;
经营性现金流好的行业,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有几年了)没有热度了,在高标准的监管机制下,就会成为新的认知增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