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打新”中签率超高,接近10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4月27日,新三板正式启动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业务的受理与审查工作。启动受理是精选层市场的里程碑,市场普遍预计首批企业有望于7-8月间正式进入精选层。想必不少投资者此刻已经在为新三板打新准备弹药了。

1、13家企业已辅导验收通过

截至4月24日,共有129家企业拟申报精选层挂牌。其中,13家挂牌企业已经通过辅导验收,94家已在当地证监局辅导备案登记,4家企业正报送精选层辅导材料,另有18家企业拟申报精选层备案。13家已通过辅导验收的企业或将成为首批正式申报的企业。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整理,时间截至2020.4.26)


2、“打新”即将开启,超高中签率引关注

随着精选层工作的步步推进,新三板网上打新也将开启。想必,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启了新三板交易权限。据市场分析,新三板打新中签率将远高于A股主板,100%中签也可能存在,除了中签率高外,新三板打新还有以下五大特点,需要投资者特别注意:

1)账户资产需达到100万元

参与打新前,需要先开通新三板精选层交易权限,申请权限开通前10个交易日,本人名下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日均资产需要达到100万元。

2)申购越多,获配越多

对于参与网上发行的投资者,当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实施比例配售,按照其有效申购数量和本次股票发行总量计算获得配售股票的数量,即申购越多,获配越多。

3)时间越靠前,成功率越高

申购时间靠前的,打新成功率高,最少可获配100股。比例配售,最小配售单位为100股,汇总后按时间优先原则向每个投资者依次配售100股,直至没有剩余股票。

4)申购没有存量持仓市值要求

可以按照申购意愿与资金量大小自由决定申购数量;单笔申购数量最低为100股,最高可达网上初始发行数量的5%。

5)须全额缴付申购资金

与主板不同的是,新三板打新时须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待获配股数确定后,退回多缴款项,缴款至退款之间间隔约两个交易日。因此,投资者需注意资金冻结风险。


3、市场火爆,四十逾股翻倍

其实,自新三板深化改革以来,三板做市指数涨幅就已达40.60%,远远跑赢主板市场。随着转板上市征求意见、公募基金入市指引正式落地以及近期全国股转系统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新三板市场情绪有明显修复,日均成交额近大幅上升。

上周,新三板二级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总共有41家公司股价翻倍,易元堂爆涨近5倍领跑全市场,三维股份仟客莱分别大涨4.19倍和3倍,另有5家公司涨幅超过2倍。

表:上周涨幅靠前的15只新三板个股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整理,时间截至2020.4.26)

除了个股,上周的新三板指数表现也十分强势,三板成指三板做市均上涨且均跑赢同期主板市场。从板块主题来看,三板龙头三板医药主题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55%和3.08%。成交方面,上周成交总额33.16亿元,较前一周18.12亿元大增83%,做市转让交易和创新层交易占据了成交的主要份额。

但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精选层公开发行有直接定价、竞价、询价三种方式,前期涨跌幅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发行价格。因此,后期投资者在参与新三板投资时,要根据公司的成长性、公司地位、估值三者的情况有所取舍,针对部分规模较小、行业新的公司可借助专业研究对比分析,更多关注公司自身价值及长远发展。


4、估值相较A股主板具有吸引力

尽管自去年10月新三板深化改革开启之后,新三板市场的涨幅已十分可观,但是,启动受理作为精选层落地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仍有望进一步激活市场情绪,并吸引增量资金。

从估值角度看,广证恒生按照《精选层估值几何》中的分析,粗略预计精选层估值约为25.94-40.18倍。而当前辅导验收通过企业PE(TTM)约为29.22倍、在辅企业约为20.28倍、已披露2020年年报且符合精选层财务标准企业的PE(TTM)约为14.64倍,四者均低于创业板估值中位数41.86倍。

另据开源证券对55家发布精选层公开发行议案的公司统计,已公布公开发行议案的公司PE(TTM)中位数为16.9倍、平均值为21.5倍,整体估值显著低于A股。

结合各方观点,新三板拟申报精选层企业估值偏低,具有吸引力。同时,考虑到首批申报企业申报后需停牌,投资者无法交易,资金将转而关注其他具备估值优势的潜在精选层标的,从而继续推动精选层潜在标的以及新三板内优质企业的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方面,个人投资者可根据资金体量选择性投资,资金规模较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可以通过参与相关的公募基金来投资精选层;资金体较大的投资者,可直接参与精选层打新;而对于资金体量更大、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适度参与创新层、基础层的公司投资。

附表:新三板企业上精选层条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