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四连阳,明日迎来重大历史时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周只有四个交易日,沪指实现四连阳,整个A股交易量也比上周有明显的放大,4个交易日均实现万亿以上成交,市场的情绪还是比较积极。

板块方面,半导体、通信设备、互联网涨幅居前,主要仍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主,跌幅榜是酿酒、煤炭和汽车。概念方面DRG-DIP和CPO概念是两只独秀,涨幅均超10%,这两个概念板块其实也于AI和数字经济相关,自该概念成立以来涨幅已超40%,虽然相关个股不多,但在今年的数字牛当中更容易引起资金的合力炒作。

半导体无疑是本周最受关注的板块,当然也跟人工智能近期的强势有关,因为AI带来了巨大的算力需求,而算力的基础核心就是芯片、存储等硬件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本周ChatGPT出现分化的背景下,资金明显对半导体板块偏好增加。技术面上看,这一波的半导体指数也已突破了去年11月以来近5个月的平台整理区间,趋势上看比较明朗。

尽管如此,半导体这个行业分歧依然还是比较大的,毕竟产业链极其复杂与纵深,而且全球化分工非常明确,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我们在部分细分领域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这也是很多机构不看好的原因。加上消费电子近年的颓势,很难在再去挖掘如此大规模的增量市场,当前的库存依然高企短期内很难快速消化,下游消费的低迷传导至产业链上游制造环节,进而影响到相关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兑现。

所以对半导体的预期,可能更多的是国产替代逻辑,但是国产替代能做到哪个技术层面,哪个时间节点能实现都是一个不太确定的过程,未来的风险点未知,这就加大了投资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基金经理或者机构投资者,几乎不太关注半导体也不会参与半导体的投资,尽管他们知道这个是一个未来有可能会破局的行业,也是国家意志举国体制要去大力发展的行业。

本号从一开始就一直关注半导体,这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有提及,虽然去年是近5年来半导体跌幅最惨的一年,虽然我本人也对这个行业充满疑问甚至很多细分领域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本着资产配置的思路去看待,尽管行业面临景气度、研发以及需求不足的风险,这个行业依然值得配置,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在不确定性当中追求更好的收益,这就是资产配置当中为何要配置高弹性赛道的投资思路,半导体这个赛道就比较满足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需要做好的是仓位管理和择时买入卖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另外一个长期赛道是医药(包括医疗),今年以来虽然表现比较反复,但是从基金经理的观点来看,这个赛道基本是普遍看好的。这跟我国的人口结构相关性很大,因为医药本身也属于一个消费性的行业,跟宏观经济的相关性不大,而且基金经理和机构投资者在面临部分行业(如新能源)景气度下行,或者是对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今年热门的行业前景未知的情况下,医药反而是配置的首选,比较医药长期的确定性更高,如果考虑进行风格调仓,在近两年医药经过大幅估值修复的时机下,自然是配置首选。

最后老规矩看下本周跟踪的基金表现情况。本周仅有4个交易日(港股只有3个交易日),跟踪基金中基本实现了正收益,涨幅最好的无疑还是人工智能与半导体主题,这个连续强势的品种确实让人比较纠结,追涨担心站岗,不追嘛看着天天都在上涨,这其实也是投资当中面临的困局:低位没人关注,或者是说低位起来后依然不关注,疯涨起来大家才开始跑步进场,最后如果行情结束跑的不快也不见得能赚到钱。或者说赚了一小点跑了,后面又错过了几个亿。

所以还是得认清自身风格和偏好吧,来得快的去得也快,即使短期板块内赚钱效应很高,不代表长期就一定能赚到钱,因为赚钱可能仅仅是基于短期的情绪高涨,赚的仅仅是交易本身的钱,而并非真正成长或者价值的钱。就好比牛市一样,绝大多数人冲进去都能赚钱,但是最后能赚钱离开的却寥寥无几。

今年其实姜晓丽管理的固收+基金天弘永利债券表现不错,一季度已经涨了近3%,其中股票持仓大概是15%左右,基本以金融股和价值股为主,还有部分的科技成长板块,风格比较稳健,比较注重回撤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

今年的主题基金当中新能源和军工是跌得最惨的,目前看也毫无反抗的能力,这一波的止跌估计得等到AI概念的炒作接受了,尽管近期披露的相关个股一季报和年报业绩增速都不错,无奈投机情绪不在这,紧靠基金经理们的一厢情愿也无力回天。

另外就是投资标的不太明确的基金今年走势不太好,比如偏价值风格的今年以来收益连沪深300都跑不赢,注重港股、新能源、券商等配置的汇丰晋信时代先锋,今年2月收益一度超10%,到本周五仅剩2.52%,回撤近10%,波动很大让人捉摸不透,下周季报出来得好好研究投资风格好持仓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总之当前的市场整体还是比较乐观的,人工智能和信创这一波其实对一些宽基指数或者趋势风格基金也有比较大的贡献。而接下来的4月是年报和季报的密集披露期,风格是否会从AI转向业绩股也值得关注。

明天全面注册制下的主板将迎来第一批新股将上市,沿用多年的首日涨跌幅限制正式成为过去,同样值得关注首日的表现情况。

以上内容涉及基金仅作为跟踪及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审慎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