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流浪者之歌,出埃及记,广陵散。

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曲子。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78年。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同时还有卡门幻想曲也是作者的成名作之一。

出埃及记音乐《出埃及记》原为1960年的电影《出埃及记》主题曲及片尾曲(《Ernest Gold [7]:Theme Of Exodus》)。原作曲者是Ernest Gold(欧内斯特·戈尔德),《出埃及记》原为演奏曲,电影中并没有歌词。 [4]1961年,美国歌手帕特·布恩(Pat Boone)将此曲填词并演唱,歌曲名又为《The Exodus Song/出埃及之歌》(《This Land Is Mine/这是我的土地》)。 [3]1981年作曲家沃伊切赫·基拉尔于将此曲改编为交响曲,因为其恢宏的气势和震撼激射的张力而闻名于世。

电影讲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群犹太人搭乘一艘船要去耶路撒冷建国,但被敌军围困在港口无法出港,经过数小时的绝食抗议与奋斗,他们终于成功离开,回到家园并建立了以色列国。

以色列建国可谓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被追杀的、被排挤的、坚韧的、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历经磨难,终归故土。让人不禁想起几十个世纪前,先知摩西带领被奴役的以色列人,走过沙漠、穿越红海,走出埃及,去追求自由家园的故事。

电影音乐气势磅薄、充满张力、震撼人心,实为大师级的史诗作品。欧内斯特·戈尔德(Ernest Gold, 1902.6.28-1979.12.30),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受祖父和父亲影响,他5岁已开始独立作曲。1938年纳粹占领奥地利,他移居美国,并开始创作流行歌曲。1945年开始进入电影界,陆续为一些影片配乐。1960年以《出埃及记》荣获第33届奥斯卡最佳剧情片配乐金像奖。

《广陵散》是琴曲名,《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三国·魏·嵇康善弹此曲,秘不授人。后公元263年,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於今绝矣!”见《晋书·嵇康传》。后亦称事无后继、已成绝响者为“广陵散”。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近代琴学家杨时百,在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刺韩王曲》。

静心听这三首曲子,可以了解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当前的时期没什么好说的,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学会了抱团取暖。静静的体会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