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Serendip: 中信金融资产正在逐步变为带杠杆的港股\A股的红利封闭基金,持有的高分红企业净资产入账,分红记为收入,不会被所持有企业的股价波动干扰业绩,只收稳定的分红现金流$中信金融资产(02799)$ $红利ETF(SH510880)$ $中证红利(SH000922)$ //@Serendip:回复@Serendip:目前中信金融资产买入了光大银行中信股份招商公路中国电力、大秦铁路、中山公用的股份,其中,除了中山公用的分红约等于融资成本,其他的分红都是高于资金成本的现金流。目前,中山公用没有作为联营企业,我估计新买入的大秦铁路和中国电力都会作为联营企业权益法入账。
引用:
2024-05-22 11:52
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提了一句“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的盈利主要靠营业外收入 支撑,不具有可持续性。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虽然净利润为2亿元,在扣除营业外收支后的营业亏损为404亿元,占2023年初净资产的80%”
哪位大咖帮忙解读下?

全部讨论

05-22 13:59

中信金融资产现在是步入正确方向了,近万亿资产规模,资金投放渠道却有限,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只能维持2000亿左右的资产规模,并且还是四大AMC之间竞争,没必要抬高市价。真实企业重组业务的 机会可遇不可求,不是稳定业务,而且现在有中信信托募集资金,中信金融资产只是小比例投资的话,也无法撑起资产规模。从前的放贷业务最大,已经证明不可取,在债务周期里会严重破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所以,正确的方向就是现在正在做的,利用低成本资金优势,买入高分红企业,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同时等待特殊资产的投资机会

05-22 19:47

不过这种股权结构估值水平很低,参照复兴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