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躲过35岁时的大跌,股票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高度重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最近发现一个件挺有趣的事情。

股票世界的逻辑其实是跟现实世界是高度重合的。怎么说呢?

以前我们买一只股票,更多关注的是它的价值。啥叫价值?就是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利润率,现金流,负债。说大白话就是一家公司赚不赚钱,有没有钱,潜力如何,够不够稳。放到人身上,就像80年代,我们看一个人,一般看父母是啥出身,从小到大学习怎么样,是不是三好学生大队长,长大后在什么地方工作,有没有进事业单位。

这些基本上是过去我们评判一个人的硬指标,至少父母被找儿媳找女婿是这样。可是,到这几年,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当年那些从小到大既不犯错,也不闹事,又乖又稳的孩子,顺顺利利走到了35岁后,要么在人群中变得平庸,要么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瓶颈,他们过往明明如此优秀,明明如此闪耀。而现在送给他们的头版,是抑郁,是大厂下岗危机,是被甩手的抛弃。

他们的命运仿佛就像股市里那些我们所熟悉的伊利股份格力电器海天味业完美世界。他们似乎依旧在平行世界里好好的活着,好好的前进,可时代的一把斧头还没来得及发声,却让它们就此腰斩。那些在35岁被通知下岗的年轻人,何尝不是如此的命运。

而相反地,看看世界的另一面,从九安医疗,到浙江建投,从翠微股份西安饮食。哪一只大妖股不是低起点开始,它们大多没有什么硬业绩支撑(有的甚至还是负债情况),在“砰砰”打上连板前,也几乎看上去平平无奇,它们借助了一阵又一阵的风口,短短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就走出了别的股票需要用几年完成的心路。(浙江建投曾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翻了5倍,九安医疗曾在6个月翻了11倍)

眼红吗?没错。当格力伊利、海天这些大品牌被腰斩时,没听过名字的它们一路扶摇直上,飞黄腾达。如同现实世界从小尊老爱幼,品性良好,成绩辉煌的王志刚,兢兢业业工作十年拿着1万5的工资,却被说辞就辞。从小调皮捣蛋没少挨打农村出生连中学都没毕业的李二娃化身电商导师两年赚了100万。

李二娃们的存在是偶然吗?是偶然,却也是必然。因为今天的李二娃,明天可能叫张三妹,明天的张三妹,未来可能叫陈四久。而股市里走了一个翠微、会有下一个西安饮食,走了一个西安饮食,也会有下一个某某某。

世界是变化的,股市也是变化的。所以,一个人如果告诉你他有一套完全准确的必胜方法,当下的我也只能笑笑。纳指连涨了10年,从去年开始都跌了一年了,去年疫情开放后,去世的人也是不计其数。

连人都没办法确定自己的命运在何处,股票又何其能?更多时候,我们做的不过是概率性的事。而完整的逻辑和方法,只是从更长时间维度更大的胜率上去保证这件事成功性。

在初学价值投资时,我曾将其奉为圭臬。跟很多人一样,觉得这才是股票的“正统”。就像过去很多家长觉得一个小孩从成长的初期就接受好的教育,成为班长,学校干部,被保送进知名学校,然后能够顺利在城市里,拥有一份还不错的铁饭碗工作。就是最标准的“成功”的一生。

但偏偏在时代的浪潮下,那些显眼的通常是出生小城却自带拼搏的野马。他们看似毫无学历背景,却能乘风而驰,甚至在风口之下,百股狂跌之时,逆市走出大的背景。

时也,命也。

同样对于不同体系的人来讲,彼此相见,也常如马嘴与牛头的对视。比如在价值投资者眼里,做短线的都是投机者,是“小门小道”,就像公务员可能看不上做抖音,搞直播的人,觉得不正派。

而对于搞直播和做电商的人,他们可能同样觉得公务员这种工作,又累又辛苦还赚不了钱,又不自由,一年工资估计还抵不上自己一天的。

当然也有部分人,会理解和包容对方的存在。而选择成为哪种人,只是命运给予他们的机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