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复投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2喜欢:59

上周四,农业银行分红,每股派发0.231元。这是自2022年底我买入农行,第2次收到股息。当天晚上,雪球论坛上就有许多人开始叫嚣明天要进行无脑分红复投。但这种交易策略还得老鹰捕食——见鸡(机)行事。

毕竟有时候,「分红复投」并不是一个好策略[绝望]

考虑到最近多家银行开始宣布一年2次分红,未来投资者会频繁进行分红复投。所以搞清楚这种交易策略背后的逻辑尤为重要,不然很有可能做一些低效交易。目前,已有15家银行宣布中期分红(包括工、农、中、建、交、邮、民生、江苏、南京、苏州、齐鲁、上海、兰州、上海农商行、紫金银行等)

分红复投是否是一个好策略主要取决于:标的估值是否合适、标的仓位是否买够。

逻辑也很简单,即每一笔新增资金(无论是分红、中新股或场外新增),都要将其看作一笔新的交易。而买入决策前,投资者必须要判断估值和仓位[献花花]

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估值

农行为例:老必对农行的买入区间是0.4-0.6pb,如果收到分红时,农行估值大于0.6pb,老必就不会再考虑买入;如果小于0.6pb,便会考虑买入。因为当农行估值超过0.6pb时再买入,则代表安全边际不足。

正好6月7日时,农行估值为0.6pb,所以我不会进行分红复投。

如果一笔交易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老必是不会下手的。就像一只股票,我3元买6元卖赚1倍,你6元买12元卖也赚1倍,但同样是一倍,意义完全不同[俏皮]

第二个要考虑的问题是:仓位

还是以农行为例,我在2022年时就买够了理想仓位,所以即便是第一次收到分红时,老必也没有进行分红复投(哪怕当时农行估值在0.6pb以内)

但如果之前并没有买到足够的仓位,比如计划10%仓位,实际只买到5%仓位。那么在收到分红后,只要估值在可下手范围内,哪怕股价高于之前的买入价,老必都会毫不犹豫进行复投[上车]

所以,结合以上的分析,只有一种情况我会进行分红复投:估值合适,且仓位没买满。这才是一笔正确的交易,才是一个成熟投资者该做的事。而不是管他三七21,一拿着分红就冲着“攒股数”去买入。

从目前老必持有的四只银行股来看:

(1)农行估值不合适,仓位已足够,所以不会再分红复投

(2)招商银行和邮储H股估值合适,仓位不够,所以会进行分红复投[心心]

(3)建行H股属于估值合适,仓位足够,所以也不会进行分红复投

最后,投资者肯定会疑惑,如果分红的钱不用来复投,那干什么?老必的答案是:空仓。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空仓[笑哭]现在越来越多的大V在宣传厌恶现金,只要有钱就将仓位打满,号称“持有现金永远亏损”。但其实老必是反对的,因为根据我自己的投资经验,绝大多数时候散户缺的都不是机会,而是现金。即便是在熊市,老必已经押上绝大部份仓位,也宁愿保留一丢丢现金,而不是把现金早早打光。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投资历程,不知是否有同感?

所以江湖流传: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空仓的才是祖师爷[很赞]

以上就是老必关于分红复投的观点。其实「实操中」也足够简单,分红当天看一眼个股的估值,想一想自己的理想仓位,然后就能做出投资决策。全程不用一分钟。

最后送一句给大家:投资者要有「占不到便宜就绝不交易」的信仰。

$农业银行(SH601288)$ $邮储银行(SH601658)$ $招商银行(SH600036)$

@今日话题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我是一只可达鸭06-13 01:27

成本已经负了,但是价格太高一直没补,农行还得是3块以下

全部讨论

我是看现金占比,分红了现金变多了,需要被动买入股票,但是不一定回购。可以选择其他标的,市场下跌,现金相对占比也高,也会买点,反过来就会减持,保留现金

请问一下工行的区间值是多少

06-12 21:36

科学分析,合理估值

06-26 15:15

因为中特估四大行大涨两年,这种帖子真是遍地飞了,四大行从18年跌到22年,快跌成狗,完全看不到希望这五年,这种帖子狗都不看🙈😃😃

06-13 19:33

没什么大用 你又不是国家队 说了也不算 只是推测
不能说 只是待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