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部金融史》序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6回复:60喜欢:36


毋庸置疑,当代金融学教学科研的根基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特征是“科学化”,西方经济学者希望通过计量工具检验经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推导出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理论”。当金融界醉心于那些繁复的金融工程理论的时候,不知可曾想过,金融学“科学化”可能正在把世界引入歧途: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甚至不能模仿最简单的人类感情,数学模型又怎么可能阅尽人世繁华?果然,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华尔街金融巨鳄们把贪心隐藏在貌似繁复的金融模型之中,自己赚到盆满钵满,却把风险搭售给了全世界的投资者。

凯恩斯经济学之所以能流行至今,是因为在1929年的大危机中美国政府想花钱刺激经济、全世界的政府都想对经济运行有发言权;新古典经济学等一系列倡导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流派之所以在20世纪末成为主流经济学,是因为美国政府必须为“新经济”中的信息产业再造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各国要模仿这种产业,也就必然要缔造相同的经济环境。说到底,所谓经济学流派,其观点一旦落地,必定是一国政府信奉的经济政策,而不是那些字面上的经济学论文。是美国政客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中为自己寻找论据,而不是《美国经济评论》可以左右经济政策。

很遗憾,西方文明引领世界至今不足三百年时间,他们的祖先没有机会反复验证这些经济理论。煌煌华夏数千年往事,有过辉煌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也有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纷纷乱世,尘封的故纸堆早就把“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些不可重复的社会试验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金融学文库,也演绎了所有经济学流派的政策建议:《史记》看懂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盐铁论》通篇都在呐喊“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钱神论》则戏谑货币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无论多么复杂的金融学理论,都应该能以先贤这种平实的语言说明,毕竟金融演绎的是普通人的一颦一笑。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2007年开始试图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试图从历史的视角追寻金融的脉络,并形成了《金钱统治》《世界是部金融史》两部书稿。《金钱统治》的创作时间颇显仓促,仅描述了货币制形演进,很多关联的史实和金融学道理尚未交代清楚。这部《中国是部金融史》最初的基础便是《金钱统治》,有幸在现在这部书稿中对此进行了重新梳理,希望能再次为大家交代孔方乾坤中的货币天道。

......

陈雨露
2013年1月

精彩讨论

随云西东2015-10-26 19:15

下面这篇说得比较公道。时下很多骂儒骂孔的人,其实没几个是了解儒了解孔的。

,,,,,,,,
我记得看过一本书,其中简要回顾了孔子的一生。
孔子早年游历齐国,后在自己故乡鲁国成为相国,有感于国君鲁定公好色荒政,公元前497年愤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传奇人生。十四年后,孔子终于结束了艰辛的游说生涯,拖着六十八岁的孱弱之躯回到了桑梓之地。漫长的流窜过程中,孔子有过成为王师的荣耀,也有过饥寒交迫的困顿,甚至有过拘禁受困的耻辱、险些被杀掉的风险。
我之所以记得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记述了孔子生平,而是因为它对孔子大加挞伐,骂孔子鄙视财富,要求人们安贫乐道。这本书的谩骂曾经让我对孔子着实很有意见,按照这本书的逻辑,似乎就是孔子搞得我们穷了好几千年,只要没有孔子,我们在战国时代就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
真的是这样吗?
孔子曾大声疾呼“罕言利”,所谓“罕言利”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对缺德世人的指责。所谓“安贫乐道”是“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奉劝世人尊重规律,绝不能急功近利。
今天,除了孔子,我们还可以瞻仰那个时代的商人,子贡、范蠡、弦高……哪一个不是“富而好仁”,又有哪一个不是“见利思义”?他们对财富、金钱、名利,何尝有暴发户式的浅薄?
道德价值当然高于物质利益,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道德价值,眼中只剩金钱,那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所有的掠夺都会没有底线。这个时候,没有人能摆脱利益的诱惑,因为整个社会除了钱,已经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有价值了。

随云西东2022-03-25 08:58

书中谬误之处,你可以摆出来讨论。很欢迎。
但是,你的回复除了给陈和我贴标签外,有实质性内容吗?
有吗。。。?

黑白也是色彩2022-03-25 10:45

一句欧美才是发达国家怼回去,中国是人均GDP只有美国六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多少土地还要养多少人口啊,美国有多少耕地出口多少粮食啊不拉不拉。不用外交天团上,我都可以教育它们半个小时以上

全部讨论

2015-10-26 13:20

学习,谢随云兄

2015-10-26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