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某场演讲全录:逆全球化下的周期性行业投资:周期性减弱、结构性增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1

博时基金2023第二季度投资联席会议

—————————————————————

(美债利率)短端降不下来,长端一直在预期衰退,但利差在不断拉大

在这次美国(硅谷)银行危机后,长短端利差已经拉大到150BP

过去40年的游戏规则,在这个利差下被完全打破了

后面的经济数据不用猜,会非常奇怪,看经济似乎在转弱,但就业一直很韧性

继续思考会落脚到周期性行业

—————————————————————

为什么说周期性减弱

我先解释下大家传统所理解的周期性

所有周期的根因是需求扩张

过去40年全球需求扩张,就一个核心宏观因素,就是全球化

全球化换句话说是新殖民主义

我们需要更大的市场,我们需要更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环节

去形成一个周期性的正反馈,即:

从需求扩张->价格上升->①+②->③供给侧去杠杆

①->利润扩大->供给扩张->③

②->商品性通胀->利率上升->③

全球化的需求扩张源自需求方(美国)的债务扩张

美国在80-90年代完成经济转型,能带动全球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能够加杠杆

如果美国不能加杠杆,全球没有需求外扩

中国去生产什么呢,有廉价的劳动力也没有用

—————————————————————

需求扩张会带来利润,利润会带来投资,投资会带来杠杆

投资有个重要的因素,必须有钱

钱贵钱便宜,并不是最关键的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可以支撑高利率,因为远期回报更高

利率曲线只要是短低长高的contango结构

不管短端有多高,哪怕是5%、6%,只要长端在10%,都没有问题,大家都能借5%,去投10%

这个利差结构(也就是短端低于长端),就能维持加杠杆的行为

—————————————————————

商品的价格也是如此

当处在正反馈周期时,商品价格表现为back结构,即近月价格高,远期价格低

因为投资不会在当下就形成供给,比如一个矿山投资进去后,需要三年五年才能投产

三年五年后的远端供给增加,会抑制远端价格

此时商品价格就出现一个高back的曲线

通胀加速导致利率变动,利率变动推动利差,收缩投资

需求减弱,供给还在增加,价格下跌,利润下跌,投资收缩,价格进一步下跌

为什么价格进一步下跌,因为远端供给在收缩,价格需要跌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撑住

这就是一个传统理解的周期性,这是一个小周期

—————————————————————

最主要的上游就两个,一个矿业,一个能源

看下这两个的大周期是一致的

主要驱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带来总需求曲线的扩张

中国从82年到02年,利率是够的,也就是说

美的利率结构,资金成本,也就是长端利率高于短端利率的利差,是可以支撑投资的

但这阶段没有需求,缺少投资必要性

02年之后,当中国经济开始崛起的时候,杠杆起来,带来了这一轮大的投资周期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这个正向反馈

我们现在最大的疑问是,这个游戏还会继续吗,如果不继续了会怎样

—————————————————————

美国从08年以后进入去杠杆,底层进入收入储蓄,而非之前的杠杆消费,跟中国倒过来了

中国现在的老百姓,现在是债务和杠杆

此时,如果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没有了,全球又没有能够替代的驱动力

如果我是上游企业的话

钱哪怕便宜可以加杠杆,更何况现在钱还贵,利率还高,还加不了杠杆

我干嘛要投资

所以这个大的周期开始变化了

—————————————————————

这是EIA的油气投资

可以看到油气投资比较特殊,08年后还有一波高投资,就是美国页岩油

油价比较特殊的点,就是过去几年还走了一个自己的供应特征

就是美国页岩油的崛起,对全球能源结构的冲击和影响

但大体上跟矿业投资,本质上是很像的

—————————————————————

低投资状况下的油价,仍然会维持很高的back结构

当投资开始上升的时候,市场价格才会转成很深的contango结构,才会产生正向反馈

如果没有正向反馈,就全是back结构

现在被阻断的原因,其实就是逆全球化

全球的游戏发生变化,美国的角色发生变化,中国也是

如果中国的上游企业也不再去投资了,那中特估难道走的是估值吗?不能变成另外一个东西吗?

中国的上游企业是否也结束了投资周期?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如果结束,就会跟巴菲特选择西方石油的逻辑,就会很像

即,自由现金奶牛,而不是一个商品

—————————————————————

这是82-02年中国崛起之前的状况

没有需求,投资很低,价格稳定

大部分公司在做的,就是高股息分红和高现金流

巴菲特现在的投资逻辑,准确说,就是在复制那20年期间的这个上游企业的特征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全球供给不扩张,不投资,保持价格,保持利润

—————————————————————

从宏观还需要额外考虑两点

油价可能在后面很长时间都是80-90,很多商品会长时间保持低库存,因为没有供给扩张

如果碰到战争这种意外的话,供给一紧,价格就会啪一下猛地起来

唯一的尾部风险,是全球经济大萧条大衰退,只有这一丢丢尾部风险,让价格跌到足够低,才能对冲掉,供给曲线缺乏弹性的问题

这就出来一个交易策略,盈亏比很高,只有一个很小的风险(全球经济大萧条)

大概率是价格稳定,远期结构back,非常有利于做多

商品价格一直维持近高远低的结构,让多头可以往后移仓,而不是让空头移仓

—————————————————————

这段时间硅谷银行危机,大家对全球的经济需求那么差的悲观预期之下,商品价格仍然纹丝不动

为什么?因为供给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是现在的核心逻辑

这个趋势会保持多久?理论上会保持到下一轮全球化开始,下一轮的总需求扩张,下一轮的中国

如果没有,可以持续五年十年

所以巴菲特的这个投资,绝对不是今年脑子一热,一定是看到了5-10年的一个大的趋势

—————————————————————

这是82-02之间的几个公司,一个美孚,一个BP

可以看到在这个状态下,巴菲特比较喜欢的两个特征

一个投资低,一个高现金流

那个阶段油价也不高,但两个能源公司的股价,翻着倍往上涨,干了一个近20年的牛市

原因就是资本支出对于现金流的拉动

以前上游企业是投120回100,现在变成了投2块回100

资本支出大幅度下降,也就是我不用再投资了,坐等收益

这个特征在这场疫情后正在出现,尤其是油气行业特别明显,正在出现

因为美国的页岩油也在发生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油价会在80-90横很久,不用担心他会大幅杀跌的情况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在宏观上还会带来一个问题

即商品性通胀也有韧性和粘性

不要认为美国只有服务型通胀有韧性,商品性通胀依旧会有韧性

原因就是需求必须极差,才能对冲掉供给的问题,即我们所说的,供给的弹性没有,投资不扩张

—————————————————————

所以现在唯一的尾部风险就是全球大萧条

如果是保罗沃尔克的年代,利率加不行,再加不行,再加,那就会加大这种尾部风险

但现在从美国的角度,我判断不是硬着陆,我的判断就是软着陆

首先肯定是着陆,第二是让大家看起来说舒服不舒服,说难受不难受

经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过去15年加杠杆的部门死掉,过去15年不加杠杆的部门在累积储蓄

这就是美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一个特点

这个利率5-5.25,就是非常典型的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说死不死,说活不活

市场真正的扰动,就是扰动预期

—————————————————————

短端受到了薪资就业的粘性,同时商品通胀供给粘性也有

这两个粘性会限制住短端,唯一摇摆的就是长端预期

所以后面的市场就会变成大家一直在摇摆长端预估,但就是不下来,维持时间很长

所以不会像保罗沃尔克那种加价,无法抑制就加加加,加到经济马上不行

所以能源、周期股面临的这个风险,就很简单

大部分时间都是合适的价格,合适的利润,还不用继续投资,有大量现金流

唯一的风险就是大萧条

—————————————————————

怎么对冲?商品性的波动率快速下降以后,完全可以用衍生品(对冲)

举个例子,左手拿着西方石油,只需要对付掉最小的尾部风险(普通的跌都不用对冲),做个价外的60或者50美金以下的油价看跌期权,放在那里,大不了每年付点保险费用,cover住这个尾部风险就可以,核算完之后,盈亏收益极高

这就是巴菲特在做的一个策略

当然了他最近开始发日元债了

如果我把能源周期当成现金奶牛,理论上应该carry(吹定?确定?)一个低息货币

去转入一个美元计价的高息资产,而美元计价的高息资产究竟是什么?绝不是美债

美元计价的高息资产,就是美股里这些大家以为的周期类股票

他变成了高息现金奶牛

—————————————————————

这是西方石油公司,在这场疫情后的变化,已经非常明显

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不再投资了

他的这个资本支出,有两次关键的节点

一次2015年,一次2019年疫情前

这两次资本支出一次比一次低

第一次大家容易理解,那时候沙特和页岩油正在打架,页岩油属于早期的投100回80,还得继续追加投资,股东肯定是不开心的。但页岩油经历2014下半年到2015,管道一疏通,油价一冲击,一波下跌,再到疫情期间的这波下跌,2020年,美国的一些能源公司破产了之后,目前美国所有的上游能源企业就遵循一个原则,挣钱不投资,股息分红

美国油产量里面,第一波的增,是靠资本支出投出来的,第二波的增,是靠单井产量,第三波,也就是这场疫情后的增,是增不了新高的,因为不资本支出

这导致沙特,opec目前的主控权极强,2015年,opec试图增产打压价格干死页岩油,却只干掉了高投资,后面的油价保持在60左右,使美国页岩油企业依旧可以去投他的单井产出,直到这场疫情后,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彻底变成了无资本支出

—————————————————————

仅仅是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吗?当然不是,全球上游都在干同一件事

已经打完价格了,已经打完周期了,只剩下我们这帮企业了,换句话说没有竞争对手了

能源企业为什么比矿山企业还多了一个小周期,就是因为当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即页岩油

现在整个矿山上游加上能源上游,都没有竞争对手后,以后所有人只需要干一件事

垄断价格,垄断利润,坐着收钱,不投资不扩张,利润增长,现金流增长,就可以了

这可能才是现在一个大的投资路径

美孚,必和必拓,可以看到,一模一样

必和必拓更早,矿业投资更早

—————————————————————

在中国四万亿基建拉动结束之后,鬼佬就一件事

中国不会再高增长了,也没有那个高投资了

既然你不给需求曲线了,那我也就不给供给曲线了

所以别以为需求不好,所以商品价格跌,并不是

供给比你需求收缩更早更快

比如发改委很头疼的铁矿石

很简单,需求定不了价格,需求没有定价权,核心问题,没有供给,需求怎么定价

我需求很弱了,我也不搞房地产了,你价格怎么不下来

答案是,我的供给比你需求收缩更厉害

—————————————————————

他的企业怎么运行,收缩供给,不投资,现金流分红,回购股票,股价暴涨

大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

资本支出扩张的时候,商品股很差,资本不支出了,商品股才是最爽的

02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到现在为止,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美孚、BP的股价,是不涨的,这才是周期股,不投资的时候,才开始涨

所以巴菲特持有西方石油,真的是看好油价吗

$长期国债3X做多-Direxion(TMF)$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全部讨论

好文,感谢分享

05-30 15:55

看来中石油有望涨回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