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鲁大师分红减持闹剧为案例分析:如果管理层没有股东回报思维,则企业价值和投资者没有任何关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1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回归本源:价值为什么终将回归?》,其中谈到企业内在价值和投资者享有的股权价值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如果没有优秀的管理层,即使企业的价值再高,对于投资者来说其股权价值会大打折扣甚至为0。而优秀的管理层最基本的一点便是要有股东回报思维,而股东回报的终极手段就是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这也是支撑股权价值向企业内在价值回归的终极因。

一、鲁大师分红减持事件

最近资本市场发生了一件令人失望的闹剧,就是鲁大师分红减持事件。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然后侧面说明为什么这个公司显而易见的低估,但是股权价值确迟迟不能回归企业内在价值,以及背后的利益博弈是什么。

事件的脉络是这样的:

2023年之前,鲁大师在资本市场的股价长期低迷。

2023年9月11鲁大师公告称,公司将于9月21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派发特别股息。

然后,9月12日-9月19日,鲁大师6个交易日股价暴涨70%。

9月20日,鲁大师控股股东诚盛有限公司高位减持3434万股。

9月21日,鲁大师公告称,为了评估特别派息的影响,取消特别派息董事会。

虽然这样的操作背后的原因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故意为之。公司为什么股价会长期低迷,可能和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有关,但是估计更大概率和公司管理层对非控股大股东的回报态度有关,公司上市以来只分过一次红。

二、以“烟蒂股”方法研究公司价值

我没有研究过鲁大师公司业务情况,但是查看近几年的业绩,虽然普通,但是也还算平稳。即使不把其当作优质的公司,我们就单纯的把他当作公司市值远小于企业内在价值的“烟蒂股”来研究。

截至2023年9月26日,公司的市值只有3.15亿港元,市盈率(TTM)只有4.4倍。截至今年中报,公司总资产为7.29亿元,负责合计0.96亿元,权益合计6.33亿元,公司没有有息负债,可以看出公司的市值远低于公司的净资产。进一步看,由于公司的行业属性,公司的总资产中基本没有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大部分都是可变现流动性较好的资产,现金及等价物为5.57亿元,占了总资产的76.4%,即使单纯看现金及等价物都远大于市值。从“烟蒂股”的角度来看,公司其实严重低估,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为什么公司说发放现金红利时,资本市场反应这么大。

可以看出,即使企业的内在价值很高,但是管理层压根没有股东回报态度,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种企业千万不能碰,除非你能控股,换掉管理层。比如你可以用3亿元把公司全部买下来,然后保证公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把5.5亿元现金全部分给股东,这一下股东3亿元就回本了,而且净赚2.5亿元,同时还另外拥有一个发展至少平稳的企业,回报率很高吧。

三、管理层为什么不重视股东回报

管理层为什么不把多余的低效率资金返回给中小股东?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把公司的钱都留着,管理层可以有钱灵活拿着高薪,而且也可以通过非分红的手段将钱转移给大股东,这样花着公司的钱既可以满足对管理层自身的奖励,也可以满足大股东的回报,但就是忽略和排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试问有这样的管理层和非对称股东回报文化的公司,他的股权价值怎么可能回归,因为站在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角度,中小股东的利益为0。以前有一句话对我感触很深“一个优秀的文化,抵得上1000项规章制度”,所以啊,通过这个闹剧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不仅仅是制度规范的不成熟,更是投资者回报文化的不成熟,道德的风险大太啊。更有甚者,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套现,多可怕的思维。最后一句话,我们的资本市场的软文化建设真的任重道远,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和企业的大股东,希望能有长期的实业发展思维,而不是短期的金融投机思维。$鲁大师(03601)$ $三六零(SH601360)$ $创业板指(SZ399006)$

2023年9月26日 夜

全部讨论

2023-09-27 10:57

对的对的对的

2023-09-27 13:54

一个做流氓软件起家的企业,老板一定是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