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又加错-刘成岗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77喜欢:27
大家好像对robotaxi有误解。哪怕是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也是机器代替人,但是,运营taxi这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看$滴滴粉单市场(DIDIY)$ ,并不是有了自动驾驶技术,家里汽车就可以跑出去赚钱了的。

热门回复

现在滴滴里面要修改目的地也是通过APP完成的,不是通过跟司机交流。在无人驾驶技术完全成熟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通过混合派单的形式进行的,客户有需求,可以选择人工司机的模式。

运营出租车公司难在哪儿?至少我认为没有从火箭到造车难。
难点在技术,只要技术解决,Robotaxi比造车更值得期待。老梁的自驾体会和分析很到位。
伊隆对Robotaxi早有详细规划,并不是拍脑袋。目前美国有13个州的招聘已启动。这个可能给特斯拉利润带来指数增长的领域值得投资者兴奋。

的确不是技术问题,很多时候是利益问题。你说的这些情况,应该总体概率不大,万分之一之内?有没有可能只是新闻效应放大了?

要看自动驾驶技术有没有强竞争壁垒,如果只有 Tesla 一家能做,当然会改变汽车制造公司的商业模式。

这些问题与fsd曾经遇到过的问题相比,都有点小儿科。fsd从撞白卡车开始,12个版本都在与各种奇怪问题作斗争。$特斯拉(TSLA)$

@阿凡提着鱼 从Waymo、奔驰的审批看不是难事,最关键还是技术和试点数据。但特斯拉也不用等审批,在FSD监管状态下就可以先运营起来,车主也可以加进来。估计很长时间Robotaxi打车平台会有三类车同时运营:有监管的自有M3+Robotaxi试点车+业主加盟,随着试点进度,Robotaxi会成为主流。

也可能汽车制造商变身出租车公司了。个人买车的必要性减少了。汽车发展那么多年,为啥维修保养还是那么麻烦,没啥进步啊。

先做2b的业务 可以省去运营上的很多麻烦 譬如技术授权给顺丰 美团等

自动驾驶完全成熟后,汽车行业的规模可能会小很多,一种可能是,很多硬件制造环节外包效率更高,汽车厂商有可能只做芯片、系统等少数几个环节。

了解现实中的生意怎么做得,其实门槛挺高的,大多数人在日常经历中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哪怕比较简单的生意,哪怕是在工作中,也是一个环节,未必有更广泛的视角。投资人(炒股票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阅读或者网络获取信息,确实有很多牛人阅读量够大,但毕竟还是文本信息啊,有实务经验的不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