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被罚款,蚂蚁被约谈,利空出尽是利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1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SW(09988)$  

前天,也就是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认定阿里巴巴违反《反垄断法》,依法作出行政处罚182.28亿元的决定。今天,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宣布了蚂蚁集团的全面整改方案。

自去年10月马云高调炮轰金融系统以来,马云实控的阿里和蚂蚁两大集团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蚂蚁上市暂停,阿里的股价也一蹶不振。

前天阿里被判罚的消息宣布后,人民日报紧跟着发文定调:“规范是为了更好发展,“扯袖子”也是一种爱护。”此消息一出,市场普遍判断阿里利空尽出,今天港股开盘后,科技股普跌,而阿里逆势大涨。


今日港股收盘后,又传出了蚂蚁被约谈,宣布整改方案的消息,是不是蚂蚁也利空出尽,即将重新开始上市?个人认为应该分开来看,对阿里的处罚在市场预期内,已经price in,而对蚂蚁的处罚超出市场预期。

阿里的处罚主要是罚款,182亿虽然听起来数额竟然,不过只占阿里2019年营收的4%,若按2020年营收计算只有不到3.6%,其余并没有特别实质性的处罚, 张勇回应说处罚对阿里影响不大其实很实事求是。

蚂蚁的整改方案则不然,五条整改内容几乎条条伤筋动骨,我们来逐条分析。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支付宝拿的是支付牌照,花呗是消费金融牌照,借呗是小额贷款牌照,拿着不同牌照的金融业务现在通过支付宝一个app都可以使用,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会不断推荐你使用花呗,按这一要求整改后,花呗、借呗肯定不能在支付宝上使用,用户来源肯定严重缩减。蚂蚁集团在2019年实现营收1206亿,其中数字金融科技服务费收入677.8亿,占比56.2%。从蚂蚁集团的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拥有花呗、借呗、网商贷加持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造的营收占据蚂蚁集团的半壁江山,并且占比逐渐上升。可以想象这一整改要求对蚂蚁的打击有多大。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由于蚂蚁有阿里系电商和支付宝两大平台上沉淀的大量用户身份、用户行为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和用户财务状况、信用能力有较强的相关性,蚂蚁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了完善的征信体系,依靠这一征信体系,蚂蚁可以把小微贷款下沉到银行体系无法触及的客群,同时保持很低的坏账率。按要求整改后,蚂蚁赖以建立征信体系的数据基础将大幅削弱。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这一条市场早有传言,不过早期版本是蚂蚁在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现在蚂蚁集团整体转为金融控股公司,超出市场预期,意味着整体面临的监管压力更大。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去年10月份蚂蚁刚取消上市的时候,有一个流传很广的采访视频提到“蚂蚁通过3层证券化用30亿资本金撬动3000亿”,高杠杆是金融最大的诱惑,限制杠杆后的蚂蚁赚钱能力肯定也受损。不过这条是在市场预期内的。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蚂蚁早就布局基金代销业务,去年蚂蚁集团上市前,联合多家基金公司推出5支战配基金,主要在蚂蚁基金的代销平台发售,遭到市场疯抢,蚂蚁上市失败后,如果退出基金又上了热搜,所以要求蚂蚁管控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是意料之中。

余额宝2013年横空出世,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可以认为是蚂蚁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基础,也是蚂蚁用户最多的产品。余额宝风险等级较低,对它的限制应该在很多人意料之外,不过考虑到余额宝总规模约2万亿,从监管视角来看确实足以带来系统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金额不知如何落实,无论如何对蚂蚁都是重击。

整体来看,整改方案的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蚂蚁整改后肯定可以继续上市,毕竟人民日报已经定了调,不过再上市的市值肯定要大打折扣了。

能看到最后说明是真爱,关注一下吧,公众号“至简量化”也请同步关注。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访谈    @雪球征文    @雪球

全部讨论

2021-04-13 13:50

我的花呗是不是有机会不用还了

2021-04-12 22:13

估计花呗借呗通过小程序方式在支付宝上面开展业务。既然上面可以连接别的小程序,应该当也可以接花呗借呗,完全不充许出现应该不太可能。

2021-04-12 22:02

不要命的韭菜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