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与投资——密不可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储蓄

财富分为三个阶段:积累、配置、消耗

财富的原始积累需要靠付出劳动力获取相对应的报酬,而配置是将原始积累的资金、人脉、阅历作为人生杠杆配置更优质的资产,实现资产升值,财富消耗是因为老年时期的自己面临疾病养老等问题所带来财富的消耗。

但往往大部分人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时,会很容易忽略原始积累阶段中的“储蓄”这部分财富,即使积累我们有了人生的阅历、人脉,但没有储蓄时面对生活依然会焦头烂额,更有甚者在原始积累阶段自己的资产还是负值(说白了最常见的就是没有攒下钱)。

而储蓄实际上是原始积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储蓄是未来投资的基石,没有原始资金的积累,往后是很难将蛋糕一点点做大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法老做了一个使他十分不安的梦,他看见7头漂亮健康的奶牛从尼罗河中爬起来,身后有7头丑陋的奶牛浮出水面,它们十分干枯瘦弱,身上的骨头都能数的清楚。突然,干瘦如柴的奶牛猛然扑向肥美的奶牛,并将它们吃掉。尽管如此,它们看起来依然干枯瘦弱。

一个叫约瑟夫的人被引荐到了法老面前,他被誉为解梦人。他说:“7头肥美的奶牛指的是7年的时间里粮食富足,每个国民都能吃饱饭。7头瘦弱的奶牛预示着随后而来的7年饥荒。”

法老带着严肃的神情问道:“我们不能做些什么吗?”约瑟夫答道:“你虽然无法改变它,但你可以为此做好准备。委任一名财务部长,负责将所有人在富庶年间收获的粮食的1/5收集到谷仓里。这样一来,我们在饥荒年间便会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也就用不着再饿肚子了。”

法老依照约瑟夫的方法执行,果然后来的7年时间里没有人再饿肚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应该在饥荒(需要钱时)才去想着储蓄,储蓄一定是越早越好。

诚然,即使自己知道储蓄,但不懂得投资,也是一件很致命的问题,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个隐性因素,那就是——通胀。

投资

通胀是“现金”的敌人,但同时也是“资产”的朋友。

因为在通胀面前,现金会随着时间它的购买力会降低。但是资产的朋友是因为通胀的存在会提高资产的价格,如果面对通胀我们持有的是现金而非资产,那未来10年、20年就需要容忍通胀对现金的侵蚀。

而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会认为将钱存入银行是一种安全的方式,这是因为忽略了“通胀”这一因素,对于风险偏好低的人来说似乎只有把钱存起来要比将现金换成资产更加的安全,真的是这样吗?

在多部国外丧尸电影中,都映射出一个道理,看似安全的地方不一定真的就安全

就像储户们为了寻求资金的安全拼命往储蓄账户里存钱,殊不知通货膨胀在慢慢地吞噬着账户中的金额(随着时间流逝购买力降低)

诚然,储蓄不断增加,但被通胀侵蚀所带来的隐性亏损也同样可以预料到,这点是确定的,但往往也是具备脆弱性的。而选择投资于有形资产(不动产、企业、股权)所带来的回报要远超储蓄所带来的回报,当然这样选择所面临的风险也要远大于储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者都承担着亏损的风险,无外乎大小的问题,但两者的另一区别在于前者亏损是具有确定性的亏损,即使亏损的少。而后者亏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有可能亏也有可能赚,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

就像丧尸片中的主人公,虽然呆在安全屋很安全,但由于食物物资有限,即使未来不被丧失吃掉也会因为食物匮乏而饿死,这点是可以预料到的,是确定的,而选择走出安全屋去寻找没有丧尸的地方,虽然这事看着带有风险,但与前者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却给自己增添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这种希望是通过自己的认知获得的。

怎么选择没有对错之分,这只是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期望不同罢了。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