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省如何逐绿而行?这场豫沪圆桌对话分享了三个关键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实习生 王宇】科创时代呼啸而来,绿色发展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每个产业乃至企业都将被重新定义。对于中部大省河南而言,这又将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近日,“中原逐绿而行,能源生态共融”复旦管理大视野走进郑州论坛在鸿宝集团总部园举行,一场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议题的豫沪对话就此展开,大河财立方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现场直击了嘉宾观点分享。

重新定义:绿色发展理念将颠覆各行各业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为实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中国经济必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正在到来。

“未来,我们需要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业,这表现为技术先进的高端制造业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的高水平服务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李治国看来,中国走向中等发达水平,确定工业化与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双碳”目标,去化解资源能源全球性约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他特别提到,人类跨越经济长周期的根本动力是科技革命与创新驱动。每一轮科技革命都有一个基本范式,可以概括为“交通-能源-通信”矩阵,交通指向速度,能源指向动力,通信指向合成。每一轮科技革命与创新驱动,都意味着基本范式的革新,并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都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与转变。

李治国认为,科创时代的绿色发展,是绿色交通方式、绿色能源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的基本范式革新,从而实现“绿色化”生产与“绿色化”生活。通过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交通与绿色建筑六大领域,绿色金融与绿色管理两大保障,推动“绿色化产业”与“产业绿色化”。

因此,在呼啸而来的科创时代,绿色发展的理念无时无处不在,每个产业乃至企业都将被重新定义。

革命引领:管理与科创并举才能助力未来产业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在论坛上指出,科技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新的产业革命需要科技的引领和推动,如果我们不能在科技上取得突破,这场革命就不可能在中国发生,我们也将错失历史的机遇。因此,科技是我们必须攻坚克难的最重要领域,致力于科技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在全球舞台上保持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是时代的必然趋势。2020年,复旦管院率先启动科创战略,致力于科创管理研究与教育的创新。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管理与科创并举,才能支持我国科创事业发展,助力独角兽企业的诞生,有能力与世界巨头竞争,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陆雄文表示。

此外,他还提到,中国需要建立一个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更有效地获得投资并强化科研实力,同时,也必须注重商业创新和管理。当前,许多科创企业的创始人缺少管理技能,对商业模式的逻辑理解不足,不知道如何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应对资本挑战也显得力不从心,同时这些企业也存在自身风险等问题。这些正是管理学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管理学院要培养具有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心态的管理者。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下,积极汲取新的知识至关重要。”陆雄文说,过去,商学院学生学习的重心主要在管理知识上,但如今,对国际政策、世界历史、文化和宗教等领域也需保持高度关注,要通过对这些领域的兴趣和学习,洞察世界演进的脉络。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面临着外部资本和内部改革的双重压力,这些知识将助力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持续发展。

深远转型: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驶向深水区

“对于传统产业而言,要沿着绿色低碳、智能工厂的转型方向,积极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实现装备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实现产品技术和质量的提升。”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振表示。

这一看法也得到了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副主任、农光互补课题负责人姬利强的认可:“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势必需要大量的能源。低碳将成为衡量未来绿色农产品标准的重要维度,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用的能源是灰色化石能源还是绿色风光能源,灌溉用的电是绿电还是灰电,这些都是重要指标。”

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光海则提到,电动化、智能化正在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0%,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新能源汽车全面集成了当下最热门的科技要素,如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大模型等。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在变化中及时反思并调整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式。做好园区管理,要明确园区最核心利益相关方,园区最核心利益相关方为入园企业、银行、政府。”郑州中兴产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奇志说。

责编:陶纪燕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