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价投2024年中国宏观预测——唱响中国经济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39喜欢:23

最近跟身边很多朋友交流,其中包括一些私募和公募基金的朋友,普遍对中国明年经济预期不乐观。然而,我有我不同的看法。

2023年,是疫情三年后重启的第一年,中国经济正在缓慢复苏,大家都说2023年很困难,但请问,能比疫情三年更困难吗?我对2024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中国经济仍充满信心。

第一,必须从前几天的一个新闻开始说起,就是麦当劳涨价了!

大家看到11月公布的CPI是负数,猪肉等肉类价格是主要推手,觉得中国是不是要进入通缩时代了?关于CPI,我之前也谈过,建议大家不要太在意,因为跟现实生活和中国经济可能真没有太大参考价值。中国的CPI基本上就是“猪指数”,被猪肉价格绑架了的指数。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才是决定着大家手上的钱值不值钱的主要因素。

CPI可能在说谎,但麦当劳叔叔不会欺骗我们,涨价了!涨价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人工成本在上涨,如果对冲了肉类、水电、租金等成本维持稳定或者小幅下跌的因素,那么人工成本则应该是超过了预计的涨幅,即肉类价格下跌节省的成本不足以抵消人工成本上涨。

麦当劳价格,曾有经济学家用它作为评估物价和经济的指标。而且麦当劳作为餐饮服务的领头企业,其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的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服务业价格和人工工资的上涨。这也是标志着服务行业已彻底走出疫情三年以来低谷,全面相好的态势。

在2023年初,我就说过,本轮经济复苏,是以服务业为先行,缓慢向上游传导的过程,这种复苏过程会比较温和和缓慢。从2023年经济走向看,也基本与我预期一致。可惜很多基金公司,心浮气躁,觉得复苏太慢不够刺激、不及预期,而产生了极度悲观情绪。

整个服务行业,从疫情三年很多人失业到麦当劳开启提高人工工资,我们可以看出,在2024年,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大军的钱包将会有所改善,而这些人有钱了,会逐步进行从低级到高级的消费。而这些消费将良性循环,继续拉动上游相关行业慢复苏。大家有钱了,会考虑换掉用了多年的4G手机了;会考虑换个电车开一开了;甚至会考虑买个房子住住了。

所以,对于2024年,我对中国经济仍充满信心,全年中国经济将在服务业全面复苏的带动下,实现上游行业稳步复苏。

第二,房地产的问题不是问题。

很多人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不行了,整个经济都完蛋了。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但并没有大到能把中国经济搞崩溃的地步,也没有大到大家所认为的房地产完蛋中国经济就完蛋的地步。这几年房地产的调整,是国家顶层设计有意而为之的定向爆破,而今年大家看到的房地产困境其实只是前几年就开始调整带来的最终结果。

从目前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看,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整个银行业资产规模并不算高。以四大行和招行为例,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规模只有5%左右。而银行其实早在2020年就开始逐步压缩对公房地产贷款占比。因此,房地产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其实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影响并不算很大。所以,很多人担心房地产困境会把银行搞垮,是杞人忧天。相反,房地产目前面临的困境,其实是银行业持续3年来压降房地产开发贷所导致的。

又有人担心房地产不行了,会影响其上下游很多行业。我觉得这也不必过份担忧。其它行业,依然有很多手段去继续活下去。例如家电行业:格力电器已经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9.6%,印象中是历史最好的业绩。老板电器,印象中,今年前三季报也创出了上市以来最好的前三季度业绩。又如水泥钢铁等产业,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全球大基建输出国外,现在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全球天灾和人祸越来越多,灾后重建、基础设施改善等等,大有空间可为。

而个人按揭贷款,从全球金融危机历史看,就是在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候,个人按揭贷款违约率也不会很高,完全在银行可控范围内。更何况,中国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刚需型和改善型住房,真正贷款炒房的并不是很多。

所以,目前房地产行业虽然困难,但是是其自身的困难,会对部分行业有短期影响,但并不是致命打击。

第三,财政货币政策。

过去几年,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可以用宽松来形容,连续多次下调利率,但对经济刺激效果不强。社会资金长期在银行内空转。降息已经搞出流动性陷阱了。同时,由于过去两年大量超发的货币停留在银行系统空转,而中国经济韧性很强,未来一旦有契机,这部分空转资金将会快速进入实体经济,导致短期内经济过热的风险。所以,2024年,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不大。我个人认为,2024年降息空间已经基本没有了,甚至最快将在2024年底加息。因此,这对银行业的息差和利润将会有偏正面影响。

相反,这几年财政政策一直很抠门,但从最近1万亿特别国债发行来看,2024年财政政策将会取代货币政策接过刺激经济的大旗。

所以,2024年,我预测将是财政政策发力的大年,货币政策中性甚至偏紧的一年。

第四,新产业、新动能、新机遇

很多人担心,房地产不行了,中国未来经济怎么办?我可以大胆且肯定告诉大家,中国目前已经找到了替代房地产的办法,这就是新产业、新动能、新机遇。

1)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了,而一带一路,主要是中国通过其技术、资金、产业链优势,帮助圈内国家改善基础设施,高铁、公路、能源建设等等,都是一带一路的主战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完美地将国内的“铁公基”在全球复制。过去四十年,中国的“铁公基”战略,不但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还通过巨额的投资拉动了经济。现在,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把“铁公基”战略向全球输出,既可以继续消化国内的水泥钢铁等相关产能,又能够借助这个机遇升级本国的制造业水平(如高铁、核电、水电、新能源等等),还能够通过此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全球一片混乱,战争、地震、洪水灾害不断,这更为中国的基建狂魔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2)以新能源、医药、人工智能、互联网、高端制造业等等为主的各种新动能产业链正在冉冉升起,初具规模。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第二大产业,在双碳目标驱使下,未来十到二十年,有机会复制过去20年房地产的辉煌。银行业过去3年来,持续对这些新动能产业链条增加投资,也是有目共睹(大家可以看看各大银行的年报)。

3)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带动很多制造业的升级改造。例如,以前我们用的不锈钢餐具,从来都没有太多要求,但是,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人民群众开始追求健康的不锈钢餐具了,选购时候会特意选购304钢材甚至是开始逐步流行的更健康的316钢材。像这些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会持续进行自我革命和升级改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行。未来对环境的治理、建设美好的家园,也将带动各种产业的升级转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些资源回收型的巨型公司诞生。改善型住房需求也将带动房地产行业进入青铜时代。

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也是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美团外卖的产生不是偶然,家政市场、特色医疗服务等也将有广阔空间,像这些服务业兴起,中国只是刚刚开始,要达到欧洲国家那种高端优质服务水平,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第五,中国具有全宇宙最廉价的电力和算力资源。

中国的电力,特别是新能源建设领先全球,电价也在全球中处于底部区域;中国的互联网和通信建设也领先于全球,从卫星通信、到手机、互联网等等,以低廉的价格覆盖了全国每一个有人的地方。而电力和互联网是未来人工智能等众多产业链条的基本要素。拥有了这两大低廉的基本要素,相关产业链条才能够低成本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过去20年,腾讯阿里两大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快,完全得益于中国廉价的电力和互联网费用,为每年为这些互联网公司节省了以亿计算的巨额费用。

进入算力时代,服务器、云计算等等,对电力和互联网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哪个国家能够拥有充足且低廉的电力和互联网带宽资源,谁将在下一代人工智能浪潮中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我对2024年乃至未来三到五年的中国经济,有信心,不悲观。

最后引用《滕王阁序》一段文字来结束此文,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陪我们一起唱响中国经济。“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长江电力(SH600900)$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移动(SH600941)$ @云洁的宏观对冲

精彩讨论

养云君2023-12-28 11:56

主要今天涨了点,跌两天就又安静了

从前-慢2023-12-28 23:34

朋友圈越来越大了?锡兰?亚非拉?
欧洲唯一同学塞尔维亚,最近人民上街溜达要求向西看的事这边只字不提。
印尼雅万高铁延长线也不想给干了。
意大利退出壹袋壹露。
阿三逮捕中企高管。
阿三二季度增长7.6%,恐怕往后相当长时间跟阿三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主要经济体正在扶持其成为后中国时代的新产业链。
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月-11月,对外出口(以美元计)同比降低5.2%,其中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降低11%和13.8%。同期对俄罗斯出口大涨50.2%。
如果没俄乌事件,恐怕连俄那点钱也难赚。

呼吸也得看脸色2023-12-29 04:44

看到副标题就不用再看正文了,毫无独立思想之作

arthur6132023-12-28 22:58

全部都是你想当然。

璞玉顽石r9p2023-12-28 21:41

CPI可能说谎,但最近麦当劳涨价不会欺骗我们。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也在陆续涨价。
🙏🙏至于涨价原因,应该主要是人工成本在上涨,如果对冲了肉类、水电、租金等成本维持稳定或者小幅下跌的因素,那么人工成本则应该是超过了预计的涨幅,即肉类价格下跌节省的成本不足以抵消人工成本上涨。
😃😃对麦当劳价格,曾有经济学家用它作为评估物价和经济的指标。而且麦当劳作为餐饮服务的领头企业,其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的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服务业价格和人工工资的上涨。这也是标志着服务行业已彻底走出疫情三年以来低谷,全面相好的态势。
😃😃歺饮价格的陆续回升,是不是在予示着经济通缩的结束,转而向经济温和通胀的趋势进发?

全部讨论

2023-12-28 11:56

主要今天涨了点,跌两天就又安静了

2023-12-28 23:34

朋友圈越来越大了?锡兰?亚非拉?
欧洲唯一同学塞尔维亚,最近人民上街溜达要求向西看的事这边只字不提。
印尼雅万高铁延长线也不想给干了。
意大利退出壹袋壹露。
阿三逮捕中企高管。
阿三二季度增长7.6%,恐怕往后相当长时间跟阿三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主要经济体正在扶持其成为后中国时代的新产业链。
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1月-11月,对外出口(以美元计)同比降低5.2%,其中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降低11%和13.8%。同期对俄罗斯出口大涨50.2%。
如果没俄乌事件,恐怕连俄那点钱也难赚。

2023-12-29 04:44

看到副标题就不用再看正文了,毫无独立思想之作

2023-12-28 22:58

全部都是你想当然。

2023-12-28 21:41

CPI可能说谎,但最近麦当劳涨价不会欺骗我们。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也在陆续涨价。
🙏🙏至于涨价原因,应该主要是人工成本在上涨,如果对冲了肉类、水电、租金等成本维持稳定或者小幅下跌的因素,那么人工成本则应该是超过了预计的涨幅,即肉类价格下跌节省的成本不足以抵消人工成本上涨。
😃😃对麦当劳价格,曾有经济学家用它作为评估物价和经济的指标。而且麦当劳作为餐饮服务的领头企业,其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的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服务业价格和人工工资的上涨。这也是标志着服务行业已彻底走出疫情三年以来低谷,全面相好的态势。
😃😃歺饮价格的陆续回升,是不是在予示着经济通缩的结束,转而向经济温和通胀的趋势进发?

可以补充一点:生产力过剩的经济危机与消费力过剩的经济危机不一样;生产力过剩是产品多,卖不完,调整下分配策略和居民收入就好。最简单的治理策略就是培养内部消费者:对低收入者提升就业率和收入,对中高收入者提升休假时间,让大家能出门去旅游消费或者有闲暇与家人一起;为生产奋斗了那么多年,就不能学一些消费吗?怎么可能?

2023-12-28 12:12

我也看好中國的產業轉型,房地產歇一歇,給其他產業放出空間,大家就會好好做工作,而不是想著炒房子躺贏了

05-19 19:19

2024年已接近过半,回头看这篇文章,很多东西基本言中了。

2023-12-28 16:26

麦当劳提价是对的,电力便宜只能说对于一线城市便宜。农村贵的要死。

2023-12-28 15:45

房地产还是硬通货,23年开工新报建的少而已,恒大已是过去式不纠结了,房地产调控多年现在行业筑底的时候并非所谓低迷和不景气,24年新开报建拿地下个月正式启航!
赞同基建、一带一路,经济要起来房地产是必须,基建、基础产业、制造业全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