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2喜欢:0
第五点中的担忧来了:

2月13日消息,据台媒经济日报,三星准备发起晶圆代工价格战抢单,锁定成熟制程,降价幅度高达10%。联电、世界先进也开始有条件对客户降价。随着削价抢单大战鸣枪起跑,或打破原本预期平均单价(ASP)有撑的局面。
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显示,截至去年第3季底,三星晶圆代工全球市占率为15.5%,居第二位,虽然大幅落后龙头台积电(市占率56.1%),但已直逼居第三至五名的联电、格罗方德、中芯国际这三家公司总和,仍非常具有指标地位。@滚雪行者
引用:
2023-02-11 14:08
与硅谷某大厂研究员聊天要点记录如下:
一。 目前漂亮国资本家与federal goverment也分歧,对于大厂来说,制裁的负面影响有:1 失去一大块收入,2 对发展新技术不利
二。 目前达成的妥协是,只封锁28nm及以上制程,确保美帝维持2-3代的技术优势
三。既然漂亮国自己的资本家都有异议,...

全部讨论

是的,周期性需求下降从终端,再到设计,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明显传导到芯片制造端,算是撑到最后了,不过未来一年确实会承受业绩压力,只是不知道股价是否充分反应,只有市场给答案了。

国外竞争对手降价冲击我们的成熟进程的市场也是在预料之中了,目前的国内的芯片制造端情况确实是非常困难,一方面在供应链端,在获得设备和材料方面和国外竞争对手不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而现在被对手低价冲击的情况下,我们的ZF似乎也还没有在需求端做出任何保护和限制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自然是难上加难。我个人估计目前我们上层还没有任何措施,一方面这于个产业我们落后太多确实可以用的手段不多,一方面可能还对敌人抱有幻想,认为他们还不会彻底堵死我们,还会给我们成熟进程供应链适当开绿灯,所以继续树立开放合作的态度,不轻易使出没有退路反制裁措施,目前,只能让企业暂时独自承受。只是,没有上层设计的支持和帮助,在制裁和周期双重冲击下,整个行业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当年新能源不也是靠政策强力扶持起来,只是之前我们被一些坏分子浪费了半导体的政策资源,但是清理后还是需要继续的。如果国内中芯这类企业要是都做不好撑不住了,国产生产设备和材料卖给谁?国内的设计是继续找国外的代工,短期可能还能继续下去,但是华为的例子还不清楚吗?当你威胁到高通们的时候,再也别想能找到晶圆代工产能了,这和之前买办有啥区别呢?目前,困难是不容置疑的,只能希望政策方面有一些动作了,不然,整个行业都会处于很被动的状态。

2023-02-13 16:26

亏损才好,不然政策不会大力扶持。

2023-02-13 21:36

是价钱的事吗?